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板本的意思、板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板本的解释

[edition of books] 用木板雕刻印刷的书籍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详细解释

(1).版印的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板印书籍, 唐 人尚未盛为之。自 冯瀛王 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宋史·儒林传一·邢昺》:“臣少从师业儒时,经具有疏者百无一二,盖力不能传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辰之幸也。”《元代白话碑集录·1296年重阳洞林寺藏经记》:“京师 宏6*法寺 素有板本,惟其楮墨之工,为费不貲。”

(2).指一书经多次传抄或印刷而形成的不同的本子。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藏书求善本》:“ 昭文 张氏 《爱日精庐藏书志》亦讲求板本,是近时书目中之最佳者。”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请为我在旧书坊留心两种书,即《玉历钞传》《二十四孝图》,要木板的, 中国 纸印的更好。如有板本不同的,不妨多买几种。”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板本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板本"是汉语词汇,指书籍或印刷物的不同印本,特指通过雕版印刷而成的版本。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板本"原指雕版印刷的书籍印本,区别于手抄本。古代以木板雕刻文字图画后印刷成书,不同刻板形成的印本即为不同"板本"。例如宋刻本、明刻本均属不同板本系统。这一概念强调印刷载体(雕版)的差异。

  2. 核心特征

    • 雕版属性:特指木刻雕版印刷的书籍,如清代叶德辉《书林清话》载:"雕版谓之板,藏本谓之本"。
    • 文字内容:不同板本可能存在文字差异,如《康熙字典》引《说文解字》时标注"今依汲古阁板本",说明版本来源影响内容准确性。
    • 版本学意义:在古籍研究中,"板本"指同一文献因刻印时间、地域、书坊不同而产生的文本形态差异,如宋浙本与建本之别。
  3. 现代延伸

    当代语境中,"板本"与"版本"通用,泛指同一作品因编辑、印刷、装帧差异形成的不同本子,但仍保留对原始印刷方式的溯源意味。例如《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释为:"用木板雕刻印刷的书籍"。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板本”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与古代书籍印刷技术相关。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板本”指用木板雕刻印刷的书籍。这一技术起源于五代时期,最初用于印刷《五经》,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典籍的主要制作方式,替代了早期的手抄本。例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印证了宋代活字印刷普及前的木板印刷背景。

  2. 词源解析

  1. 扩展含义
    现代语境中,“板本”偶尔被用作成语,比喻言辞或文章的刻意雕琢与精华内容,例如形容某篇文章“如板本般精炼”。但这一用法较为少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2. 历史意义
    木板印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重要实践,推动了文化传播。五代至宋代的“板本”标志着书籍从手工抄写向规模化生产的转变,具有划时代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如不同朝代的板本差异),可参考沈括《梦溪笔谈》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保护接地北廊沧浪老人尺郭大逆不道刀靶得志典爨锭楮洞中仙泛鹢法崖風篁嶺烽橹分花拂柳覆落亘久格竹工尹诡质含珠黑晕画地爲狱黄梁美梦护前护勇嫁母机船接余静乱拒载老悴敛曜莅政垄作丏夺恼丧女能人扑忙千金躯栖流所青澒情田鳅鰕燃料容姿入托省恤慎简食耗手足无措摊头陶师橐笥物表五瘟使相窥逍遥子消夜图谐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