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恤;体恤。 汉 贾谊 《新书·道术》:“心省恤人谓之惠,反惠为困。”
“省恤”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省恤指顾恤、体恤,即对他人处境或情感表示关怀与同情。该词出自汉代贾谊的《新书·道术》:“心省恤人谓之惠,反惠为困。”(意为:内心体恤他人称为仁惠,反之则为困顿。)
省(shěng/xǐng)
恤(xù)
如需进一步探讨古籍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新书》原文或汉代思想研究资料。
《省恤》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省察内心,慰劳别人。它有着体恤别人的困境,宽慰别人的痛苦之意。
《省恤》的部首是“心”,它属于“心”字旁。总共有9个笔画,先写上横折,然后写“厶”字形状。
《省恤》这个词语的来源比较复杂。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中的“节”字,意为省察内心。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省恤》。在繁体字中,《省恤》保持与简体字相同的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省恤》常用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只写“厂”字旁的“厶”,另一种是“厂”字旁的“厑”。这两种写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出现。
1. 他经常省恤自己的过错,很少责备别人。
2. 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互相省恤,给予关怀和帮助。
组词:省察、恤念、互助、关怀。
近义词:体谅、宽慰、惠顾。
反义词:加劳、责怪、苛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