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地望的意思、地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地望的解释

(1). 魏 晋 以下,行九品中正制,士族大姓垄断地方选举等权力,一姓与其所在郡县相联系,称为地望。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韦斌 虽生于贵门,而性颇厚质,然其地望素高,冠冕特盛。” 宋 陈亮 《又祭吕东莱文》:“惟兄天资之高,地望之最,学力之深,心事之伟,无一不具。” 清 赵翼 《题淑斋官署》诗:“粉署含香地望华,天教作吏亦清嘉。”

(2).指地理位置。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二:“ 圣祖 勒铭 狼胥之山 ,其山必距 昭莫多 不远,则是以 汗山 或 肯特岭 为 狼居胥山 。準其地望,皆与古书相合。” 王国维 《观堂集林·汉郡考上》:“ 东高宛城 ,以今地望準之,当在 乐安 、 高宛 之间。” 郭沫若 《孔雀胆的故事》:“我没有到过 昆明 和 大理 ,地望和土宜对于我是一片空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地望”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语义演变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源构成 “地”本义为土地、地域,《说文解字》释为“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强调其空间属性;“望”原指氏族祭祀活动中的“望祭”,后引申为名门望族。《周礼·春官》记载“四望五岳”之礼,体现“望”与宗族地位的关联。

二、语义分层

  1. 地理名望

    指特定地域内具有显赫社会地位的家族,如《新唐书·柳芳传》所述“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关中之人雄,故尚冠冕”,其中“冠冕”即地望的具象化表达。

  2. 方位标识

    古代堪舆学术语,如《葬书》载“地有四势,气从八方”,将“地望”与风水方位结合,强调地理位置对人文发展的影响。

三、现代转义

当代语境中,“地望”常用于文史研究领域,特指兼具地理坐标与人文价值的双重属性,如敦煌文献研究常提及“唐代河西地望家族”。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周礼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葬书》四库全书本;《敦煌氏族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地望”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历史文化概念,其解释需结合不同时期的语境:

一、门阀士族的郡望标识(核心含义)

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士族大姓通过郡县籍贯与姓氏绑定形成特殊社会地位。例如:

二、地理位置的代称(引申含义)

明清文献中常指代空间方位,例如:


延伸阅读

地望制度深刻影响了古代政治结构,如唐代《氏族志》将地望作为评定士族等级的重要标准。这一概念至今仍是研究魏晋门阀制度的关键切入点。

别人正在浏览...

哀鸿卑宫蹦蹦戏脖梗子波画不慭沉痼痴绝驰辔戴粒灯龛电磁灶點文定霸遁叛惰骄凡小覆容割壤宫壸贵谷咳唶后戒画样画札缄保径直劲刷九罗秬秠控阋快马溜撒劳烦良心发现连衡猎鹰模搭脑脂能事年画蟠瘿漆齿气勇荣冕三关山厨单雄实志水裙死欲速朽损兵折将唐伯虎贪肆退士丸转污官物状响屧象牙牌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