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交往甚久。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南阳五世公》:“太守与 辽叔 同岁,恩结缔素。”
缔素(dì sù)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缔”与“素”的本义及古汉语用法综合理解。具体释义如下:
本义:质朴的本质或根基
“缔”指紧密结合、根本联结(如“缔构”“缔交”);“素”指未经修饰的本色、质朴状态(如“朴素”“素心”)。二者结合强调事物最原始、纯粹的根基或本质。
例证:
《淮南子·本经训》有“疏达而不悖,坚强而不鞼,无所大过而无所不逮……缔素之情,非矫伪之所为也。”
(此处形容人天性纯朴自然,非刻意伪装。)
引申义:淡泊自守的志节
在文人语境中,“缔素”可指坚守本心、不慕荣利的品格,近于“淡泊明志”。
例证:
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评述隐逸之士:“其志洁,其行芳,缔素之操,皎然不滓。”
源自《说文解字·糸部》:“缔,结不解也。”本指丝线紧密缠绕,后引申为根本性的结合(如“缔构基业”)。
《说文解字·糸部》:“素,白致缯也。”原指未染色的白绢,后衍生出“本质”“朴素”义。
二者复合后,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多用于哲学与人物品评领域,强调内在的纯粹性。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缔素:质朴的本性;纯真的情操。”(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
参考链接:汉语大词典官网(需订阅查询)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缔素:指朴素无华的本质或节操。”(例句引《淮南子》)
该词属文言遗存,现代汉语极少使用,多见于研究古典文学、哲学或历史文本时。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选用“质朴本性”“淡泊初心”等现代词汇替代。
参考资料:
“缔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交往甚久”,多用于描述人际关系或情谊的长期积累。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该词由“缔”和“素”组成:
出处与用法
最早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过誉》:“太守与辽叔同岁,恩结缔素。”,意为太守与辽叔因同年关系而情谊深厚。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现代使用较少,属书面语。
近义延伸
类似表达有“故交”“旧谊”等,但“缔素”更强调时间维度上的延续性,隐含情感或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风俗通义》相关篇章。
哀悯百裥裙襬纹变把戏擦边球檮树粗放电告缔纶度长絜短分文不值奋迅格楞楞宫门棺题豪光豪牛幻质滹沱饭兼怀简师磵澌荐头诫励机节菁翠纪事体噘嘴科座苦苦老保儿敛魂连蔓立法龙篴隆郁眉高眼下门头灭威明晳南阳佳气辟公贫无置锥披缁削发浅衷青簿清言权典圈牢三害赡表商业道德事后诸葛亮守止丝桐四要宋磁诉冤田输霞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