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顶针的意思、顶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顶针的解释

(1) [thimble]∶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做的环形指套,表面有密麻的凹痕,在将缝针顶过衣料时用以保护手指

(2) [center]∶车床或磨床上支持工件并使工件围绕它转动的圆锥形金属棒

(3) 见“顶真”

详细解释

(1).顶真续麻的省称。《西游记》第六6*四回:“ 十八公 亦慨然不辞道:‘我却是顶针字起:春不荣华冬不枯,云来雾往只如无。’ 凌空子 道:‘我亦体前顶针二句:无风摇拽婆娑影,有客欣怜福寿图。’”参见“ 顶真续麻 ”。

(2).谓一个挨着一个。《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赵昂 二年前解粮进京,选了 山西 平阳府 洪洞县 县丞。这个县丞,乃是数一数二的美缺,顶针捱住。”

(3).做针线活时戴在手指上的工具,多用金属材料制成,上面有许多小窝儿,用来抵住针鼻儿,使针易于穿过活计而不至于弄伤手指。 路丁 等《送梳子儿》:“使锥子儿,戴顶针儿,老太太早就花了眼,又戴上老花眼镜子儿。” 欧阳山 《高干大》第一章:“这个问 高干大 要袜子,那个问 高干大 要顶针。”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顶针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顶针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分别属于文学修辞和传统手工艺领域。

一、文学修辞手法

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是一种修辞手法,指前一句的结尾与后一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词或短语,形成环环相扣的表达效果。例如《木兰诗》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通过重复“天子”增强语势和节奏感。此手法常见于古典诗词、民谣及现代文学创作,具有强调主题、贯通文脉的作用。

二、传统手工艺工具

顶针是缝纫时使用的金属或皮质圆环工具,表面密布凹痕,戴于手指以推动针尾穿透厚布料。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缝纫时戴在手指上的工具,用以保护手指并助力穿刺”。在刺绣、布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顶针仍是工匠的常用器具,体现了传统劳动智慧。

网络扩展解释

“顶针”一词包含两种主要含义,分别涉及实物工具和修辞手法:


一、实物工具:缝纫与机械领域的辅助工具

  1. 缝纫用具

    • 定义:顶针是戴在手指上的金属(如铜、铁)或塑料环形指套,表面布满凹坑,用于在缝纫时保护手指不被针刺伤,同时帮助施力穿透厚布料。
    • 用途:传统用于纳鞋底、缝被褥等需要较大力度的缝纫场景。例如,农村妇女用顶针将多层袼褙制成的鞋底缝合牢固。
    • 历史与材质:最早的顶针可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中世纪的欧洲多用黄铜铸造,中国民间则以铁、铜为主,少数贵族使用镶宝石的贵金属顶针。
  2. 机械部件

    • 定义:车床或磨床上的圆锥形金属棒,用于固定并支撑工件旋转,分为固定顶针和活动顶针两类。

二、修辞手法:顶真(顶针)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领域(如机械顶针的型号或修辞手法的分类),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白酦薄濇卑溼贲镛蚕忌踳缪出笏大厮把大泽乡得位递减鍉针东南竹箭肥遯鸣高風棹古圣先贤汉牍寒砧合影后肢花魂怀生花月缘慧觉晦养交掎级数九驷具呈郡课骏珍康彊考试口无择言枯萃楛耕邻家屏匿破溃铺张扬厉起马轻微日旰榕树扫掩山黛摄齐适体蓍簪书録树腰丝竹管弦岁阑缇盎铁限庭园缇纨渥恩五窦联珠诬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