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丝竹管弦的意思、丝竹管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丝竹管弦的解释

弦乐器和管乐器。亦泛指音乐。管,亦作“ 筦 ”。《汉书·张禹传》:“ 禹 性习知音声,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筦弦。” 颜师古 注:“筦亦管字。”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絃之盛,一觴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丝竹管弦”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代古代乐器的分类与合奏形式,后引申为传统音乐或雅致娱乐的代称。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文化内涵及权威引用角度进行详细阐释:


一、字义解析

  1. 指弦乐器,以丝线为弦。代表乐器包括:

    • 琴(七弦琴/古琴)
    • 瑟(二十五弦)
    • 琵琶、二胡等

      特点:音色柔美绵长,如丝缕缠绕。

  2. 指竹制管乐器。代表乐器有:

    • 笛(横笛、竖笛)
    • 箫(洞箫)
    • 笙、管等

      特点:音色清亮悠扬,似风过竹林。

  3. 管弦

    “管”为竹制吹奏乐器的统称,“弦”即丝弦乐器,二者连用泛指所有传统乐器,后扩展为“乐队”或“音乐演奏”之意。


二、文化内涵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丝竹:弦乐器与竹管乐器的总称;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泛指音乐。”

    释义强调其作为乐器分类及音乐代称的双重属性。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9卷第12页。

  2. 《辞海》(第七版)

    “丝竹管弦:泛指民族乐器或乐队,亦借指音乐。”

    指出其由具体乐器延伸至抽象音乐概念的演变。

    来源: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3426页。

  3.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丝’指弦乐器)。”

    侧重乐器材质的分类逻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35页。


四、经典文献引用


五、现代应用

该词至今活跃于文化语境中:


结语

“丝竹管弦”从器物分类升华为文化符号,既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代称,亦承载着礼乐精神与文人雅韵。其释义需结合乐器学、历史文献及美学思想综合理解,方能体现汉语词汇的深度与广度。

网络扩展解释

“丝竹管弦”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琴瑟、箫笛等中国传统乐器的总称,也泛指音乐。其中“丝”代表弦乐器(如琴、瑟),“竹”指管乐器(如箫、笛),两者合称体现了古代乐器的分类方式。

  2. 出处与背景
    成语最早出自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此处通过对比宴会中音乐的“盛”与文人雅集的简朴,突出精神交流的愉悦。

  3. 构成解析

    • 丝:弦乐器,包括弹拨类(如古琴、琵琶)和拉弦类(如二胡)。
    • 竹:竹制吹奏乐器,如笛、箫、笙等。
    • 管弦:与“丝竹”意义相近,进一步强调管乐与弦乐的结合,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乐队的统称。
  4. 用法与示例
    多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用于描写音乐场景或文化意境。例如李木庵诗句:“丝竹管弦韵悠扬,歌喉宛转何清越。”。

  5. 文化意义
    该词不仅指乐器,更承载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和谐雅致”的美学理念,常见于描绘文人雅集、宴会庆典等场景,体现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乐器分类或《兰亭集序》的文学背景,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音乐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按图索骏白漫漫爆直闭门不纳博证不成文法不奈何参差竹乘鲤城门赤铁主义冬暄短辕法纲发明家坟陇覆盆子獦攦海漘槐里月黄金心字辉熠护坡建标叫破惊惶矜贫救厄迥巧军籍课金袴子两面性连绵不断芦雪命蹇冥山名扬四海磨不磷,湼不缁牛骥同皂剽缀迫真巧作名目青涟起营渠水神祜神化沈寂守谦衰隤顺欲书圣停顿退租文扮文禁乌盐角侠肠香饵下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