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夜的意思、丁夜的详细解释
丁夜的解释
四更时,即凌晨一时至三时。《新唐书·天文志二》:“﹝ 太和 ﹞九年六月丁酉,自昏至丁夜,流星二十餘,纵横出没,多近天汉。”《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自甲夜至五鼓” 元 胡三省 注:“夜有五更:一更为甲夜,二更为乙夜,三更为丙夜,四更为丁夜,五更为戊夜。”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包饮和 ﹞每丁夜渡江。”
词语分解
- 丁的解释 丁 ī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成年男子。 人口。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丁 ē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笔画数:; 部首:一; 笔顺编号:
- 夜的解释 夜 è 天黑的时间,与“日”或“昼”相对:夜晚。日日夜夜。夜阑(夜将尽时)。夜盲。夜幕。夜宵。夜话。夜袭。夜行(妌 )。夜战。 日昼 笔画数:; 部首:夕;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丁夜”是古代对夜间时段的称谓,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四更时段,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1点至3点。古代将夜晚分为五更:
- 一更(甲夜):19:00-21:00
- 二更(乙夜):21:00-23:00
- 三更(丙夜):23:00-1:00
- 四更(丁夜):1:00-3:00
- 五更(戊夜):3:00-5:00
二、文献依据
- 《新唐书·天文志》记载“自昏至丁夜,流星二十余”,描述深夜天象。
-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明确认五更划分规则。
三、应用场景
多用于古籍或历史文献,如清代王晫《今世说》中“每丁夜渡江”,描述深夜渡江行为。
四、注意
个别资料误将丁夜解释为“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对应二更乙夜),此为错误说法,应以权威史料记载的四更时段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丁夜(dīngyè)一词的意思是指午夜时分。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十”字旁,右边是“夕”字。根据笔画查询,丁夜共有10画。
《丁夜》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文献《左传·僖公十二年》:“子入于丁宫,从者曰夜已甚。”从此,丁夜被用来表示午夜时分。
在繁体字中,“丁夜”仍然保留相同的字形,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没有现代的独立写法,因此在古籍中出现的“丁夜”一词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和现代汉字相似。
以下是丁夜的例句:“我常常在丁夜熬夜写作。”
与丁夜相关的组词有:丁夜熬油、丁夜赶路、丁夜不寐等。
丁夜的近义词有:半夜、午夜。
丁夜的反义词是:晨间、早晨。
别人正在浏览...
安国宁家巴嘎百依百随襃厉避暑山庄残黎长侯长久倡引茶笋成平传素凑韵答茬儿等闲簟子调补敌虏洞入堆纱发闷反封建饭庄風名丰荣呱哒板鳏鱼覈考红榜画一法货源记结近侧经屑惊迮酒风考征恳悫扣剑篱藩理葺栾栾緑汪汪抿刷民有匿怨乾笔荣谐伉俪乳浊液薮泽太山北斗阘戟车同屋忘形之交文贝物景乡用闲咷气懈忽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