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郑玄 注:“定,安其牀衽也;省,问其安否何如。”后因称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为“定省”。《汉书·杜周传》:“﹝陛下﹞亲二宫之饔膳,致晨昏之定省。”《晋书·王坦之传》:“ 孝宗太后 慈爱之隆,亦不必异所生, 琅邪王 餘姚主 及诸皇女,宜朝夕定省,承受教诲。” 宋 范成大 《次韵陈融甫见赠》:“归驂不可驻,晨昏思定省。”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谏父》:“若重思唱随之义,当同尽定省之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明日可移家去,仍与父母同居,庶便定省。”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四章:“余自是以来,焦悚万状,定省晨昏,輒不久坐。”
(2).泛指探望问候父母或亲长。《晋书·习凿齿传》:“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未尝不徘徊移日,惆悵极多。” 宋 杨万里 《罗氏万卷楼记》:“每月之吉,定省其母夫人外,即往山斋。”《好逑传》第一回:“只叫一个贴身伏侍的童子,叫做 小丹 的跟随,毕竟自进京定省父母走了。”
"定省"是汉语中源自古礼制的复合词,本义指子女对父母早晚请安的礼节,后引申为日常对尊长的关怀侍奉。《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为"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来源:《汉语大词典》第3版,商务印书馆),这一释义源自《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的记载(来源: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
该词包含双重动作维度:
在现代汉语中,"定省"的使用呈现三个演变特征:
典型用例可见于《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晨昏定省,尚恐不遑"(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校注本),展现传统家族伦理规范。该词的文化价值在于将抽象孝道具象化为可操作的行为准则,至今仍是中华孝文化的重要载体。
“定省”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定省”指子女早晚向父母请安的礼节,源自《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后扩展为泛指对父母或长辈的探望、问候,例如《晋书·习凿齿传》中“每定省家舅”即指探望舅父。
现代语境中,“定省”一词使用较少,但可借指对长辈的关心与探望,常见于文言或历史类文本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礼记》原文或汉典等权威辞书。
百折不挠宝带抱疾贬乐博访伯阳布行参杂触器出死入生打砌瞪眸凋翫定积分驐鸡纺丝负土成坟攻致沟堰故人邯郸伎函管含漱剂赫显哄动后继有人画色花样滑冰嘉议大夫堇菜惊鸟襟怀坦白蛞蝓了期零露茅茨不翦甿歌暖耳苹苹贫气皮褥子迫诘齐家治国桡辞慎狱摄政筮筭数量级嗣承随份子太乐蜩羹停尸通谊顽傲靰鞡仙旛闲剧闲肆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