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定朔的意思、定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定朔的解释

我国古代历法家以日、月黄经度相等的时刻定为朔。以这天为朔日,称定朔。定朔较平朔更为精确。 南朝 宋 何承天 首倡, 唐 初始采用。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历差失闰》:“盖歷法有平朔,有经朔,有定朔也。朔一大一小,此平朔也;两大两小,此经朔也;三大三小,此定朔也,此古人常行之法。”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置闰》:“古法用平朔,率三十二月而一闰,间有相距三十三月者。 唐 宋 以来,皆有定朔,则或相距至三十四月。”参见“ 平朔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定朔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确定每月初一(朔日)的计算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天文观测确定日月合朔的具体时刻。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原理
    定朔以太阳和月亮的黄经度相等时刻(即日月合朔)作为朔日起点,将包含该时刻的当天定为每月初一。这种方法摒弃了平均周期,直接依据天体实际位置推算,因此比早期的“平朔”更精确。

  2. 历史发展

    • 首创:南朝宋时期(5世纪)何承天首次提出定朔概念。
    • 正式采用:唐代初期(7世纪)开始将定朔纳入官方历法,标志着历法从理论计算向天文实测的重要转变。
  3. 与平朔的区别

    • 平朔:采用朔望月平均长度(约29.5天)机械分配大小月,可能导致初一与真实合朔时刻偏差。
    • 定朔:根据实际合朔时刻确定初一,允许连续出现大月(30天)或小月(29天),更符合天文实际。
  4. 特点与意义

    • 提高历法精度,减少日食、月食预测误差;
    • 推动中国古代历法从经验模型向数理天文学发展;
    • 唐代《戊寅元历》《麟德历》均采用定朔法,成为后世历法基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定朔的具体算法或历史争议,可查阅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参考、5、6)。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定朔

定朔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定朔的意思是确定农历每月的初一。这个词常常用来描述用历法规定日期的事情。

定朔的拆分部首是“宀”和“日”。其中,“宀”是一个单独的字,表示“宀户”,代表屋顶或房子。而“日”则是一个独立的字,代表太阳。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定朔”。

定朔由于含义的特殊性,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因此在繁体字中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繁体中的“定朔”仍然保留着原汉字的形态。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在古代,汉字的形态会有些微变化,例如笔画的书写方式。然而,对于定朔这个词来说,其古代写法并无太大差异,仍然是由两个字的形态组合而成。

以下是关于定朔的例句:

  1. 每年的农历初一是由天文学家确定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朔。
  2. 定朔是农历时间的重要参考标准。
  3. 根据定朔的规定,我们可以安排节假日。

除了定朔,还可以组成其他词汇。例如:“定时”表示按照指定的时间进行;“定律”表示确定的规律或原理;“朔风”表示从北方吹来的寒风。

和定朔相近的词汇有“确定”、“规定”等。这些词汇都表示对某事的明确或确立。

相反的词汇是“变更”、“调整”等。这些词汇表示对某事的改变或调整。

别人正在浏览...

般弄爆米花抱桥碑洞卑尔根别传笔杰惨顇残山剩水城建局程位尘襟崇笃出疆出落殚谋戮力灯檠而乃燔书阬儒飞白该放甘澍高尚娴雅管路顾虎头坚决谏猎诘旦解题济南生进服径尺闶门口吐珠玑矿渣阔绰妹婿明言墨守篷脚盆腔牵拉愀然不乐倾险奇情异致取义成仁叡明三十六洞天绳下实心竦论碎琼乱玉太乙舟田作退远帷裳魏王瓠无懈可击县团级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