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吴越同舟的意思、吴越同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吴越同舟的解释

吴 人与 越 人共乘一舟。《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孔丛子·论势》:“ 吴 越 之人,同舟济江,中流遇风波,其相救如左右手者,所患同也。”后因以“吴越同舟”比喻虽有旧怨,但当同遭危难,利害一致之时,也须互相救助,共同努力。如:值此民族危亡之际。国人应本吴越同舟之义,共赴时艰。参见“ 风雨同舟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吴越同舟”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核心含义与团结协作相关,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典故出处


三、用法与延伸

  1. 适用场景:多用于描述政治、商业或人际交往中,因共同利益或威胁而暂时合作的场景()。
  2. 情感色彩:含褒义,强调放下分歧、顾全大局的智慧()。
  3. 语法功能:常作宾语或定语,如“双方应秉持吴越同舟的精神”()。

四、现代启示

该成语提醒人们:在危机面前,个人或群体的矛盾应让位于共同利益。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曾“吴越同舟”联合抗敌()。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孙子兵法》原文或权威成语词典(如、4、6)。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吴越同舟

吴越同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原本敌对的各方,在面对共同的困难时,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合作才能克服困难。

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舟,各部首的笔画数分别是4画和6画。

《吴越同舟》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吴与越是两个相邻的国家,经常互相发生冲突。有一次,吴国攻打越国,越国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但吴国君主吴王夫差却为了自己的个人私利,没有上前帮助越国,最终导致越国失败。这个故事后来演变发展成为了成语“吴越同舟”,用来形容原本敌对的各方在共同面对困难时的紧密合作。

这个成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吳越同舟」。

在古时候,这个成语的写法略有不同。古代的汉字写法中,成语“吴越同舟”的“舟”字在上面有一个“舛”的字形。而且在明代以前,“舟”字的右边没有“日”字旁,而是一个“目”字旁。后来,在明代以后,“舟”字的右边加了一个“日”字旁。

一个例句中可以使用这个成语的是:“面对疫情的蔓延,各国应该放下利己主义,吴越同舟,共同合作,共同应对。”

与“吴越同舟”相关的组词有:“合作”、“团结”、“协作”等。

与“吴越同舟”相近意义的词有:“同舟共济”、“众志成城”。

与“吴越同舟”相反意义的词是:“各行其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