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螺的意思、钉螺的详细解释
钉螺的解释
[oncomelania;snail] 一种锥形的卵生螺。生活在温带和亚6*热带的淡水里或陆地上。为传染血吸虫病的媒介
详细解释
螺的一种。卵生,螺壳圆锥形。生活在温带和亚6*热带的淡水里和陆地上。是传染血吸虫病的媒介。
词语分解
- 钉的解释 钉 (釘) ī 竹木、金属制成的呈条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东西:钉子。钉锤。斩钉截铁。 紧跟着不放松:钉梢(同“盯梢”)。 督促,催问:钉问。 钉 (釘) ì 把钉或楔子打入他物,把东西固定或组合起来:钉马掌。钉箱子。 缝缀:钉钮扣。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螺的解释 螺 ó 软体动物,体外包着锥形、纺锤形或椭圆形的硬壳,上有旋纹:螺蛳。田螺。海螺。螺号。螺钿。法螺(用海螺壳做成的佛教乐器)。 像螺壳纹理的:螺纹。螺旋。螺钉。螺母。螺栓。螺髻(古代妇女似螺壳的发形)。 同“脶”。 笔画数:; 部首:虫;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钉螺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钉螺是一种水陆两栖的软体动物,属于觿螺科钉螺属,是日本血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生物学特征
- 形态:钉螺壳呈短圆锥形,壳高约6-10毫米,宽3-4毫米,螺层6-9个。壳面颜色为暗褐色或淡灰色,表面或有纵肋(肋壳钉螺),或光滑无纹(光壳钉螺)。
- 结构:软体部分分为头、颈、足和内脏,头部有细长触角及基部外侧的眼睛,壳口卵圆形,边缘有黑色框边,部分种类具唇嵴。
2.生活习性
- 栖息环境:幼体多生活于水中,成体偏好水线以上潮湿的草丛、河湖、稻田等区域。
- 食性:以微小生物为食,繁殖方式为卵生,4-5月为产卵盛期,孵化期约20-28天(16-23℃)。
3.分类与分布
- 亚种差异:肋壳钉螺(壳长10毫米,宽4毫米)多见于湖沼、水网地区;光壳钉螺(壳长6毫米,宽3毫米)多见于山丘地区。
-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及东南亚,中国长江流域为典型栖息地。
4.医学意义
- 钉螺是血吸虫病的传播媒介,其体内可寄生日本血吸虫的幼虫(毛蚴),人类接触含幼虫的水体可能感染疾病。
5.与其他螺类的区别
- 钉螺体型远小于食用螺蛳,壳更细长且具纵肋(部分种类),壳口边缘光滑,厣(封闭壳口的角质盖)较薄。
如需更完整的分类学或防治信息,可参考、2、6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钉螺》这个词是用来指代一种水生动物的名称。它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分别是“钉”和“螺”。
“钉”的拆分部首是“钅”,它属于金属部首;“螺”的拆分部首是“虍”,它属于虎字旁部首。
“钉”的笔画数为7画,“螺”的笔画数为16画。
《钉螺》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人们使用古体字来书写汉字。《说文解字》中提到,“螺”的古体是由“贝”和“虫”组成的,而“钉”的古体则是由“金”和“仃”组成的。
此外,在繁体字中,“钉螺”这个词的写法也有所区别。具体来说,“钉”这个字的繁体写法是「釘」,而“螺”这个字的繁体写法是「螺」。
在使用《钉螺》这个词时,可以用它来形容一种捕食性的水生动物。例如,“湖中栖息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其中包括了钉螺。”
关于《钉螺》的组词,在目前的资料中并未发现有相关的组词。
“钉螺”的近义词可以是“螺蛳”,两者都是指水生动物。
“钉螺”的反义词可以是“鲤鱼”,因为钉螺是捕食性动物,而鲤鱼则是植食性动物。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班罽表致鄙昧碧霞伯妃引舂粮储驾大家夥等是貂丁恩东分兵把守缝刺附致各有所职公有制经济构筑物呱嗒板踝胫惠声慧秀藿食翦纸招魂价增一顾接笋款恻库缎窥窬分毫冷言冷语怜恻立体交叉篱栅旅宦漫胡缨美士磨捋目连救母黏贴鸟庭旁敲皮褂普客前件曲江会禳避人多阙少散局瑟歌身派沈首神鱼说怀酸挤挤俗子踏子頽泣五寸子显弹霞酌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