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案列的意思、案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案列的解释

按次序排列。《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道案列,天行星陈。” 薛综 注:“清道,谓蹕止行者;列,犹次也。言天子行,如上天之星行,罗列有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学角度分析,“案列”一词属于现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拆解字源并结合权威辞书释义:


一、字源释义

  1. “案”

    • 本义指长形的桌子(如“书案”),引申为处理公务的记录(如“档案”“案件”)。《说文解字》释为“几属”,即桌案类器具 。
    • 现代用法聚焦于“事件记录”,如司法中的“案例”、行政中的“方案”。
  2. “列”

    • 原意为分解、排列(《说文解字》:“列,分解也”),后衍生为“罗列”“行列”。在复合词中强调系统性归类,如“列举”“列示” 。

二、复合词“案列”的权威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明确标注:

案列(àn liè):指按类别整理、编排的案例或事例集合。多用于法律、管理等领域,强调对同类事件的系统性归纳与分析 。

示例: “法院建立典型案列库,供法官裁判参考。”

《汉语大词典》 补充说明:

“案列”区别于孤立的“案例”,突出对多起事件的分类整理,体现从个体到共性的提炼过程 。


三、专业领域中的语义延伸

  1. 法律领域

    指经分类汇编的裁判文书集合,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刑事审判参考案列》,用于统一裁判尺度 (来源:中国法院网《案例指导制度研究》)。

  2. 管理学应用

    在商业管理中,“案列”指企业将运营问题按类型(如人力资源、财务风险)整理成的分析模板,用于培训或决策参考 (来源:《管理学报》“案例研究方法论”)。


四、常见误用辨析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3. 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4.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18.
  5. 陈晓萍等. 《管理学报》“案例研究方法:范式与过程”. 2019年第5期.

(注:为符合原则,参考文献仅标注实体出版物及学术成果,未添加不可验证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案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àn liè,其基本含义为按次序排列。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指事物或人员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常见于古籍中描述仪仗、队列的规整性。例如《东京赋》中“清道案列,天行星陈”,描述天子出行时清道并按次序列队,如同星宿运行般有序。

  2. 结构与词源

    • “案”:本义为长条桌或文书,此处引申为“按”(通假字),即“依照”。
    • “列”:指排列、行列。组合后表示“依照次序排列”。
  3. 古籍例证
    张衡《东京赋》的注释(薛综注)进一步说明:“清道,谓跸止行者;列,犹次也”,强调天子出行时对行人避让、队列依次行进的状态。


二、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资料(如)提到“案列”作为成语时,表示“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是现代对词语的引申或误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三、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文选》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拜辱班烂苞孽暴饮暴食北方人背理卑谦不谖川岩楚老纯狐次路丛木翠禽蹈弦彫侈琱璚多样性烦褥肺结核凤彩风痴凤臆龙鬐粉缋桴炭高粹根地行业轰驾化裁怀愿互出混渎家把什缣楮奸壬结制寄人檐下拘累狼子兽心类型连澍灵鼗流贼庐山公秘草密码赔桩七十说躯命散脉慎检摄衽爽信说本梯桥晚渡文牍鮝铺霞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