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鼎湖的意思、鼎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鼎湖的解释

(1).地名。古代传说 黄帝 在 鼎湖 乘龙升天。 唐 顾况 《相和歌辞·短歌行》:“ 轩辕 皇帝初得仙, 鼎湖 一去三千年。” 明 夏完淳 《北风行》:“ 鼎湖 不见飞苍龙,阿阁何时栖赤凤。”

(2).借指帝王。《陈书·沉炯传》:“臣闻 乔山 虽掩,鼎湖之灵可祠。” 清 吴伟业 《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3).指帝王崩逝。《周书·静帝纪》:“先皇晏驾,万国深鼎湖之痛,四海穷遏密之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盼望,兵燹难消,松楸多恙,鼎湖弓剑无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贺当阳。” 柳亚子 《四月二十五日前明永历皇帝殉国纪念节也前十数日有滇中之捷感而赋此》诗:“赤县重开新日月,鼎湖遗恨旧风雷。”

(4).宫名。《文选·扬雄<羽猎赋>》:“ 武帝 广开 上林 ,南至 宜春 鼎湖 。”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 鼎湖宫 ,《黄图》以为在 蓝田 。”《汉书·扬雄传》作“鼎胡”。《三辅黄图·甘泉宫》:“ 鼎湖宫 ,在 湖城县 界…… 汉武帝 於此建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鼎湖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两层含义,兼具历史典故与地理实指的双重意义:

一、词源释义(历史典故)

释义:

“鼎湖”原指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之处。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于荆山铸鼎,鼎成后乘龙飞升,后世遂称其升天之地为“鼎湖”。此典故衍生出“鼎湖龙去”等成语,喻指帝王逝世,成为汉语中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词汇。

来源依据:

该释义源自《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及《辞源》(商务印书馆)对“鼎湖”的考释,其核心典故可追溯至司马迁《史记·封禅书》。

二、地理专名(现代用法)

释义:

“鼎湖”作为专有地名,特指中国广东省肇庆市境内的鼎湖山。该山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以层峦叠翠、古木参天的自然景观闻名,拥有千年古刹庆云寺,并被列为中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56年)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来源依据:

地理释义参考《中国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官方介绍,肇庆市政府旅游资料亦明确标注其地理属性与文化价值。


综合说明:

“鼎湖”一词从神话意象演化为具体地名,既承载中华文明中对圣王传说的集体记忆,亦成为标志性生态与文化景观的符号。其双重内涵在历代文献及现代地理体系中均有权威印证。

网络扩展解释

“鼎湖”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历史、文学和地理背景。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分析:

1.地名与黄帝传说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在荆山(今河南灵宝或陕西蓝田一带)铸鼎,鼎成后乘龙升天,此地因而得名“鼎湖”。后世文献如《魏书》《周书》等常以此典故代指帝王离世或升仙之地。现代广东肇庆的“鼎湖山”则是自然景观,与古代传说无直接关联。

2.引申为帝王代称

在文学作品中,“鼎湖”常借指帝王本身。例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中“鼎湖当日弃人间”,即以“鼎湖”隐喻崇祯帝的逝世。

3.帝王崩逝的婉辞

古代文献中,“鼎湖”也用作帝王去世的雅称。如《周书·静帝纪》中“万国深鼎湖之痛”,即表达对先皇离世的哀悼。

4.宫名

汉武帝时期曾建“鼎湖宫”,位于陕西蓝田,后成为皇家狩猎行宫(见《文选·扬雄<羽猎赋>》及《三辅黄图》)。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诗句出处,可参考《史记》《陈书》等古籍,或查阅相关历史地理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白行简被甲执鋭残露测海蠡侧匿惙怛伤悴粹孰戴履丹蛇喥头恶虖繁多粉堵抚驯钩鉏管待孤负骨膜化纸监解践石阶官继姑金口角禁楄九终隽迈揩布赉弼腊飨连结廉远堂高裂璺林垂露撒塓墀暮更捻碎牛山悲欧化判语碰见迁侵圻鄂起坑青君穰岁商品流通神垧申孰市厘恃屺爽号颓颜戊寅先得我心香醋香孩儿营校览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