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义的意思、德义的详细解释
德义的解释
(1).道德信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彼皆戴仰大王德义,愿为大王臣妾。德义已行,南面称伯, 楚 必敛衽而期。” 晋 潘岳 《西征赋》:“诵六艺以饰姦;焚诗书而面墙;心不则於德义,虽异术而同亡。” 宋 曾巩 《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或弃斥德义,蹇视淫游,以嘲弄社会,聊快其意,如 堂祥 。”
(2).谓赏罚得当;亦谓从善去恶。《国语·周语中》:“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也亦议之,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主德义而已。” 韦昭 注:“赏得其人,罸当其罪,是为德义。”《国语·晋语七》:“ 悼公 与 司马侯 升臺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公曰:‘何谓德义?’对曰:‘诸侯之为,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恶戒,可谓德义矣。’” 韦昭 注:“善善为德,恶恶为义。”
词语分解
- 德的解释 德 é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义的解释 义 (義) 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
“德义”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道德信义
指符合社会伦理的道德准则与诚信原则。如《左传》提到“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强调德义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规范。
-
赏罚得当与从善去恶
通过合理赏罚引导善恶行为,体现社会治理的智慧。《国语》中“主德义而已”即指赏罚需公正,以德义为准则。
二、深层内涵
-
哲学层面
德指“顺应自然与社会的规律”,义指“合乎道德规范的责任行为”,二者结合形成个人修养与社会秩序的平衡。
-
实践意义
如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提到的“德义”批判,反映其作为社会伦理标准的时代适应性。
三、现代应用
在教育领域,德义被视为培养义务感的核心,强调通过道德约束实现真正的自由。例如制药行业的道德义务与法律责任,即德义在当代的具体体现。
文献参考
主要出自《左传》《国语》等典籍,现代释义可参考权威词典(如、2、4、6)。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德义(dé yì)是一个表示道德和义务的词语。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彳”,右边是“言”,共计五个笔画。该词源于古代汉字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象形字,它的繁体形式与简体相同。
在古代汉字中,德义的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例如,在楷书中,德字的上下结构更加紧密,形状更加方正。而在隶书中,德字的下半部分可能更加笔直,整体更加流畅。这些不同的写法都展示了德义的内涵。
以下是一些关于德义的例句:
1. 做一个有德义的人,我们应该倡导和践行正义。
2. 在这个社会中,德义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基石。
3.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德义的具体体现。
除了德义以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词语可以与之组词。例如:
1. 德行(dé xíng)- 表示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
2. 义务(yì wù)- 指人们应尽的职责和责任。
3. 德性(dé xìng)- 指一个人的品格和性格。
与德义相近的词有:
1. 道德(dào dé)- 强调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 美德(měi dé)- 指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品德。
德义的反义词是:
1. 丧德(sàng dé)- 指失去道德,行为不端正。
总之,德义是一个表示道德和义务的词语,它源于古代汉字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象形字。作为一个有德义的人,我们应该秉持正义、积极践行,并牢记它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