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音莫违的意思、德音莫违的详细解释
德音莫违的解释
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词语分解
- 德音的解释 .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郑玄 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魏书·宗钦传》:“足下兼爱为心,每能存顾,养之以风味,惠之以德音
- 违的解释 违 (違) é 背,反,不遵守:违背。违反。违犯。违法。违抗。违章。事与愿违。 不见面,离别:久违。 * ,过失。 背从奉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德音莫违”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语,其释义可从词源、语义及文献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与构成
该成语源自《诗经·邶风·谷风》中的“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其中“德音”指符合道德准则的言语或声誉(《汉语大词典》第7卷,商务印书馆),“莫违”意为“不可违背”(《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组合后,成语强调对道德准则的坚守。
二、语义解析
核心含义为“不违背美德与善言”,包含两层引申:
- 道德约束:要求言行遵循伦理规范,如《毛诗正义》注“德音无良”时强调“以德相期,不可违弃”(《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 情感承诺:在文学语境中,亦指对情感誓约的忠诚,如清代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汉儒注解,认为此句体现“夫妇之义不可负”的伦理观。
三、文献用例
该成语多见于古典文献,例如: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诗》以证“信义不可违”;
- 朱熹《诗集传》释为“美德之言,不可违拒”(《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 现当代词典如《辞源》(修订本)将其归纳为“对道德准则的恪守”(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此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强调道德自律或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原则,体现了中华文化对“言行一致”的价值追求。
网络扩展解释
“德音莫违”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读音与结构
- 拼音:dé yīn mò wéi()
- 分字释义:
- 德音:指善意的言辞或道义上的承诺()。
- 莫违:不要违背、不要拒绝()。
成语含义
意为“他人劝诫的好话不要不听”,强调应重视并遵从有益的忠告()。
出处与背景
- 源自《诗经·邶风·谷风》中的诗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原诗描写女子被丈夫抛弃的哀怨,此处“德音”既指夫妻间的诺言,也引申为善言()。
用法与语境
- 语法功能:作谓语,用于劝诫他人接受良言()。
- 感情色彩:褒义,强调虚心纳谏的重要性()。
示例
- 古语云“德音莫违”,师长教导需谨记于心。
- 夫妻相处贵在“德音莫违”,方能长久和睦()。
延伸
成语接龙中常与“违心之论”“违天悖理”等搭配,体现语言文化的关联性()。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原文分析,可参考《诗经》相关注释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阿达班第半翻髻变心庇护逼笮偿清陈泰挂壁仇外雕阑玉砌鼎鬯顿具萼緑君耳音风纪扣分水岭鬼哭神号谷贱伤农角糭骥服盐车僦居儁捷骏猛坑穽寇害乐逸灵幡林海雪原乱嗣骡脚落气蒙须门屏面晕麋鹿性盘养骈俪偏圆剽剟啌咙惬怀秋菜诠择穑事赏爱缮葺摄讋世语狮子搏兔瘦马太平拳胎气堂序特骨天差地远题比万籁俱寂问名财五更头汙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