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贼寇之害。《后汉书·质帝纪》:“ 九江 、 广陵 二郡数离寇害,残夷最甚。”《三国志·魏志·王观传》:“此郡滨近外虏,数有寇害,云何不为剧邪?”《三国志·魏志·何夔传》:“ 长广县 人 管承 ,徒众三千餘家,为寇害。”
“寇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敌对势力或盗贼带来的侵扰与破坏,常与战争、社会动荡等场景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如需深入研究,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历史典籍。
《寇害》是一个常用的词汇,通常表示遭受困扰、骚扰以及遭受害处。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个人、组织、社群或者国家等受到外界的伤害、侵扰以及压迫。
《寇害》的部首是「宀」,它是一个汉字的部分,表示与屋顶相关的事物。它所含有的笔画为 3 画。
《寇害》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寇」指的是外来入侵者或者敌对势力,「害」表示对某物或某人的伤害、损害。
《寇害》的繁体字为「寇害」。
古代汉字中的「寇」的写法为「寸⺀玉」,而「害」的写法为「宀可」。
1. 这个国家多年来一直受到邻国的寇害。
2.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遭受寇害。
寇国、寇盗、寇仇、作寇
侵害、伤害、损害、虐待
保护、庇护、守护、安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