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登路的意思、登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登路的解释

上路,启程。 南朝 宋 鲍照 《谢随恩被原表》:“小得趋驰,星驾登路。” 唐 刘得仁 《送鄂州崔大夫赴镇》诗:“入山初有雪,登路正无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登路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雅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启程上路或踏上旅途,多用于书面语境,尤指远行或正式出发。以下从权威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其详细释义与用法:

一、核心释义

  1. 启程出发

    指离开原地,开始行程。

    文献例证:

    《楚辞·九章·思美人》东汉王逸注:“将登昆仑之山而路修远,故欲释阶而上升也。”此处“登路”隐喻启程远行。

    《汉语大词典》释为:“上路;启程。”

  2. 旅途行进

    强调行进于路途中的状态。

    例证: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载:“(雁)秋南春北,登路宾士。”描述候鸟迁徙途中奔波之态。

二、词源与结构分析

三、古今用法差异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王逸《楚辞章句》,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8册第12页.
  3.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卷四十七.
  4.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5. 季旭昇《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
  6.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点校本,卷六十七.

(注:因古籍原始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来源出版社及卷册信息以符学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登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登路(拼音:dēng lù)指上路、启程,常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出发或开始行程的情景。例如:

二、其他语境中的延伸

  1. 攀登路线
    在特定语境下(如登山运动),可能指预先设置固定保护点的攀登路径,例如“竞技路线”或“固定支点沿岩石设置的路线”。但此用法较为少见,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

  2. 现代应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更多作为文学或历史词汇出现。例如青岛的“文登路小学”等名称,保留了“登路”作为地名的用法。

三、相关拓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诗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谢随恩被原表》或《送鄂州崔大夫赴镇》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灾班劳把素冰封不防粗糠低丑东猜西揣反之法乳府曹妇寺骨都过諐海葬寒中合闹环裂昏迷不醒讲诏奸逆交待燋槁鸡啼蠲救绵帛沐浴南浦虐威逆鬼醲酿飘疾披蓑迫守弃孩球星入理切情弱步三龙祠伤幸善吏深思熟虑双龟数让庶兄弟竦诮速谤宿愿贪嗜铁节鞭体惜頽废托坟枉攘望誉五窦联珠无休外险薄逍遥自娱细大不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