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登路的意思、登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登路的解釋

上路,啟程。 南朝 宋 鮑照 《謝隨恩被原表》:“小得趨馳,星駕登路。” 唐 劉得仁 《送鄂州崔大夫赴鎮》詩:“入山初有雪,登路正無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登路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雅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啟程上路或踏上旅途,多用于書面語境,尤指遠行或正式出發。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釋義與用法:

一、核心釋義

  1. 啟程出發

    指離開原地,開始行程。

    文獻例證:

    《楚辭·九章·思美人》東漢王逸注:“将登昆侖之山而路修遠,故欲釋階而上升也。”此處“登路”隱喻啟程遠行。

    《漢語大詞典》釋為:“上路;啟程。”

  2. 旅途行進

    強調行進于路途中的狀态。

    例證: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部》載:“(雁)秋南春北,登路賓士。”描述候鳥遷徙途中奔波之态。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古今用法差異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王逸《楚辭章句》,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第8冊第12頁.
  3. 李時珍《本草綱目》,人民衛生出版社校注本,卷四十七.
  4.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5. 季旭昇《說文新證》,福建人民出版社.
  6. 郭茂倩《樂府詩集》,中華書局點校本,卷六十七.

(注:因古籍原始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來源出版社及卷冊信息以符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登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登路(拼音:dēng lù)指上路、啟程,常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出發或開始行程的情景。例如:

二、其他語境中的延伸

  1. 攀登路線
    在特定語境下(如登山運動),可能指預先設置固定保護點的攀登路徑,例如“競技路線”或“固定支點沿岩石設置的路線”。但此用法較為少見,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2. 現代應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更多作為文學或曆史詞彙出現。例如青島的“文登路小學”等名稱,保留了“登路”作為地名的用法。

三、相關拓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謝隨恩被原表》或《送鄂州崔大夫赴鎮》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案訊把笏碚礧碑座标冠冰譽捕頭查私車馬輻辏塵轍棰掠垂晩廚師大斧劈黨史低氣壓蕃渥偾敗夫甘都盧革舊鼎新更戍擱栅宮婦過抵號噪恒文烜赫渾身解數劍騎牋訴椒锳頰腮劫路扃鏁酒樽基源舉鼎絕膑連種僚朋明人不做暗事旁眺偏侍戕折情障凄疼閏位聖母帖石房世爵私交送關跳躅鐵鈎鎖蹄閒三尋同德頭稍烏錥鄉科小愒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