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戎的意思、大戎的详细解释
大戎的解释
(1).用以冲锋陷阵的兵车,即元戎。
(2). 唐 代兵部尚书的别称。见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3).古族名。 春秋 时分布在 晋国 境内,当今 山西 太原 附近。一说是 周 的同姓子孙。《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晋献公 ……又娶二女於 戎 , 大戎狐姬 生 重耳 , 小戎子 生 夷吾 。” 杜预 注:“ 大戎 , 唐叔 子孙别在戎狄者。”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戎的解释 戎 ó 古代兵器的总称。 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古代称兵车:御戎。 大:戎功。 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姓。 笔画
网络扩展解释
“大戎”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语境来理解。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古代战车(元戎)
指用于冲锋陷阵的大型兵车,即“元戎”。此义项源于《史记》注释,称“元戎,大戎,谓兵车也”。这与“戎”字本义(兵器、军事)相关。
-
唐代官职别称
唐代将兵部尚书称为“大戎”,这一用法见于宋代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可能与兵部职能涉及军事调度有关。
-
春秋古族名
指春秋时期分布在晋国境内(今山西太原一带)的少数民族,属戎人分支。据《左传》记载,晋献公曾娶大戎女子狐姬,生晋文公重耳。部分学者认为其族源与周王室同姓。
二、延伸解析
- 族群背景:大戎属于西戎的一支,与中原诸侯国既有联姻(如晋文公母族)又存在军事冲突,是春秋时期晋国边疆的重要部族。
- 词义演变:从“兵车”到“官职别称”,体现了古代军事术语向职官文化的延伸,而“古族名”则保留了部族历史的记忆。
三、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常见于《左传》《史记》等史书,或唐宋文人笔记。
- 现代研究:多用于讨论春秋民族关系、唐代官制或古代军事装备领域。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或《容斋四笔》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戎(dà ró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一个古代少数民族的名称。它的拆分部首是大和戈,共有13个笔画。大戎这个词来源于古代历史文献,主要见于《左传》和《诗经》等古代典籍中。
在繁体字中,大戎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并没有特别的变化。
古代汉字在书写形式上有所变化,大戎在古时候可以写作“大戈”,其中“戈”是用来表示兵器的一种象形字。这种写法在古代文献中也可以见到。
例句:《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白公大戎疆土以袭来。”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古代国家的领土被大戎族人侵略的情况。
组词:大戎族、大戎部落、大戎文化。
近义词:夷族、狄族、戎狄。
反义词:中原人、黄帝族。
别人正在浏览...
菴罗百感交集变饰草标儿长谈焯辉辰地冲要当务之急定光佛杖斗芳恩数芳襟范围废市风雨不改晷度汩乱杭杭寒烟皇眷胡拉混扯活师炕单孔彰劳动二重性骊姬龙羹沦落洛滨笙买进卖出瞒官不瞒私满怀信心铭戴鸣咤末命纳合年间啮食袍泽破斧骑鲸李乞灵鹊驾银河群众组织人间天上乳窦僧堂伤诋十成算筹踏菜园藤椅铁管童子枉法徇私往世响廊潝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