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晷度的意思、晷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晷度的解释

在日晷仪上投射的日影长短的度数。一年之内夏至日影最短,一日之内正午日影最短。古人根据晷度变化测定时序时间,定一年的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同时认为晷度变化与人事变化相应,与吉凶休咎相联系。《后汉书·爰延传》:“动静以礼,则星辰顺序;意有邪僻,则晷度错违。”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十:“晷度有昭回,哀哉人命微。” 黄节 注引《洛书纬·甄曜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为千九百三十二里。” 南朝 梁 沉约 《明堂登歌》:“祁寒坼地,晷度迴天。” 元 王祯 《农书》卷一:“若夫远近寒暖之渐殊,正闰常变之或异,又当推测晷度,斟酌先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晷度的汉语词典释义与文献溯源

一、基本词义解析

"晷度"为古代汉语复合词,由"晷"(日影)与"度"(测量)组成,本义指通过日影测算时间或天体运行规律。《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日晷上刻度的划分,亦指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数"(来源:《汉语大词典》第5卷),体现古代天文历法与时间计量概念。

二、引申义与历史用例

在文献中,"晷度"常代指历法推算体系。例如《宋书·律历志》载:"晷度稽天,阴阳顺化",指通过观测日影制定历法(来源:《二十五史》中华书局版)。《晋书·天文志》亦以"晷度"描述天体运行轨迹的精确测算(来源:《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丛书》)。

三、相关术语关联

该词与"圭表""日晷""漏刻"同属古代测时仪器范畴。《周髀算经》记载:"立表测影,以定晷度",说明其与圭表测量的直接关联(来源: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天文学史大系》)。

四、现代语义拓展

当代学术研究中,"晷度"被引申为对时间规律的精密研究,例如在科技史领域用以指代古代天文观测技术的系统性成果(来源:北京大学《汉学研究》期刊2022年刊)。

网络扩展解释

“晷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与天文观测和时序测算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晷度(guǐ dù)指日晷仪上投射的日影长短的度数。通过观测日影变化,古人可测定时间,例如:一年中夏至日影最短,一日中正午日影最短。

  2. 天文历法功能
    古人根据晷度变化确定时序,测算一年长度为365又四分之一日(即365.25日),这一数值与现代回归年长度(约365.2422日)高度接近。

  3. 人文象征意义
    古代文献(如《后汉书·爰延传》)认为晷度与人事吉凶相关联,例如“晷度错违”被视作异常天象,可能对应社会动荡或君主失德。三国时期阮籍《咏怀》中“晷度有昭回”也借天文现象隐喻人世兴衰。

  4. 相关工具与原理
    日晷仪通过圭表测影实现计时,其核心原理是太阳高度角变化导致投影长度差异。晷度的精准测算体现了古代天文学与数学的结合。

晷度既是古代科学观测的量化指标,又被赋予人文哲学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感应”的思想特征。如需更深入的历史文献例证,可参考《后汉书》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暗地八字打开悲悸边果不法车鈎呈示充盛川祇楚鬓出工初官吹云筝啗説东耕度关山独知跗骨冠巾寡闻少见酣嬉淋漓豪麤姜太公郊迓交至接管届时金无足赤眷念聚沙空气质量楛死狼虎谷料玉隶体龙驹凤雏落可的马骨面谩秘诀闽侥民主改革蹒马披麻救火凭揽栖衡缺食无衣取意柔情侠骨韶理石砌视如敝屐实实树点田妇瓦缶纹丝销赃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