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着木屐;穿着木屐。《百喻经·毗舍闍鬼喻》:“此人即抱篋捉杖躡屐而飞。”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五:“ 端端 得此诗,忧心如病,使院饮回,遥见女子躡屐而行,於道傍再拜,战惕曰:‘ 端端 祗候 三郎 六郎 ,伏望哀之。’” 清 唐孙华 《寿周砾圃七十》诗:“山间躡屐却篮舆,花下衔盃倾酒瓮。”
“蹑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如《百喻经》等),可参考文献原文或权威词典。
蹑屐是指穿着屐鞋行走的动作。屐鞋是一种古代汉族鞋履,由木板制成,面部覆盖布料或麻纤维,帮助人们在泥泞或不平的地面上行走。
蹑屐的部首是走(步部),组字结构为走+屐。
蹑的笔画数为13画,屐的笔画数为10画。
蹑屐是古代汉字词汇,其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在古代,人们经常穿着屐鞋,蹑屐的动作是他们行走的常见表现。
在繁体字中,蹑屐的写法为躡屐。
在古时候,蹑屐的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略有些许区别,例如“屐”字的“尸”部分写得更为具体。
他穿着木屐蹑屐而行,不受泥泞地面的影响。
她婉约地蹑屐而过,留下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蹑屐并无太多常见的组词,因为它通常是作为一个词汇独立存在的。
类似意义的词汇有:穿履、穿踏。
相反的意义的词汇有:脱履、脱屐、解履、解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