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蜂蜡刻的官印。古时贵官死后追赠爵位、职位时所用。《晋书·山涛传》:“﹝ 涛 ﹞薨……策赠司徒,蜜印紫綬,侍中貂蝉, 新沓伯 蜜印青朱綬。” 唐 刘禹锡 《为人谢追赠表》:“紫书忽降於九霄,蜜印加荣於后夜。”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三》:“ 权德舆 《哭刘尚书》诗:‘命赐龙泉重,追荣蜜印陈。’蜜印者,谓赠官刻蜡为印,悬綬以赐也。”
“蜜印”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官印形式,主要用于追赠已故贵族的爵位或官职。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材质
蜜印是用蜂蜡刻制的官印,又称“蜜章”。其材质特殊,不同于常规金属或玉石官印,专用于逝后追封仪式,象征荣誉的延续。
历史用途
据《晋书·山涛传》记载,山涛去世后被追赠司徒之职,朝廷赐予“蜜印紫绶”。唐代刘禹锡在《为人谢追赠表》中也提到“蜜印加荣于后夜”,说明此制度在唐代仍被沿用。
仪式意义
蜜印通常与绶带(如紫绶、青朱绶)一同赐予,代表对逝者生前功绩的认可。例如,权德舆的诗句“追荣蜜印陈”即描述葬礼中陈列蜜印的场景。
文献记载差异
部分资料将“蜜印”与佛教术语“密印”混淆,但后者指手印或心印,与追赠制度无关,需注意区分。
总结来看,蜜印是古代丧葬礼仪中的重要象征,兼具追思与政治表彰功能,多见于汉晋至唐代的贵族阶层。
蜜印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蜜和印。
蜜(mi)是一个有四画的汉字,它的部首是虫,含义是蜂蜜,也可以引申为甜蜜、美好等。
印(yin)是一个有八画的汉字,它的部首是卩,旧时形状类似印章,代表盖章、刻印等含义。
蜜印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化,指用蜂蜜印章盖在文书上的印记。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蜜印来代表某个身份、官职或地位,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
在繁体字中,蜜印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蜜的古代写法会以虫字分隔蜜字的两个点,表示这是蜜蜂的产物;印的古代写法则是将上部分写成的卩字与下部分的卄相连,更像是一个印章的形状。
以下是一个关于蜜印的例句:“他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一个蜜印上,象征着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权力。”
与蜜印相关的组词有蜜蜂、印章、印记等。
与蜜印近义的词语有蜜封、蜜房、蜜罐等,它们都带有甜蜜美好的含义。
与蜜印反义的词语没有特定的反义词,但可以用没有蜜印的意思来表示相反的概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