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学的意思、道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学的解释

(1) [a Confucian school of philosophy of the Song dynasty]∶宋代儒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的哲学思想

(2) [affectedly moral]∶形容迂腐守旧

假道学

详细解释

(1).儒家的道德学问。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皮日休》:“ 皮日休 乃独请设科取士,是能於诸子淆杂之中,别出手眼,别其为儒学之宗,其有功於道学甚鉅。”

(2).道家或道教的学说。《隋书·经籍志三》:“ 盖公 能言 黄老 , 文帝 宗之。自是相传,道学众矣。” 丰子恺 《怀李叔同先生》:“他自己就关起房门来研究道学。”

(3). 唐 宋 两朝以培养道教徒为目的的专门学府。《说郛》卷十引 前蜀 冯鉴 《事始》:“ 唐明皇 别置道学,隶 崇贤馆 ,课试如明经,谓之道举。”《宣和遗事》前集:“闰月,置道学。詔州县学兼养道流,增置士名,自元士至志士,凡十三品。岁大比,许襴幞就试。后罢道学。”

(4).道教的法术。 晋 葛洪 《神仙传·李仲甫》:“ 仲甫 已在牀上,笑曰:‘天下乃有汝辈愚人,道学未得,而欲杀之。我寧得杀耶?’”

(5).指*********和儒生。《南史·儒林传·戚衮》:“ 简文 在东宫,召 衮 讲论。又尝置宴集玄儒之士,先命道学互相质难,次令中庶子 徐摛 驰骋大义,间以剧谈。”

(6). 宋 代儒家 周敦颐 、 张载 、 程颢 、 程颐 、 朱熹 等的哲学思想。亦称理学。 宋 程颐 《上太皇太后说》:“儒者得以道学辅人主,盖非常之遇。”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当是时,道学未倡,公始以《中庸》授 横渠 ,开道学一脉。” 清 赵翼 《白鹿洞书院》诗:“道学一以振,朗日行中天。”

(7).形容为人处事迂腐,拘泥于礼法。《红楼梦》第六6*四回:“ 晴雯 道:‘ 袭人 么?越发道学了,独自个在屋里面壁呢。’”《负曝闲谈》第十八回:“这不是 黄子文 的道学,他怕同 如玉 坐了,有人看见,不甚方便之故。”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我从来不道学。男人道学,大半心怀叵测;女人道学,准是其貌不扬。”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道学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道学的核心释义

1. 道家哲学思想

指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哲学流派,核心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探讨宇宙本源与生命规律。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宋明理学流派

特指宋代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的儒学体系,亦称“程朱理学”,强调“理”为万物本源,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来源:《宋史·道学传》、《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主编)。

3. 贬义:迂腐刻板

引申指拘泥礼法、空谈道德而脱离实际的行为,含讽刺意味。如《儒林外史》中“道学先生”形容虚伪守旧者。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注意

“道学”的贬义用法多见于明清小说,需结合语境区分。其哲学本义与理学内涵需引用《道德经》《近思录》等原典佐证,而现代语义以权威词典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道学是中国思想史中具有多重内涵的复合概念,其解释需结合不同历史语境:

一、历史演变

  1. 先秦本源:最初指道家学派核心思想,以《道德经》"道法自然"为根基,主张宇宙本源论与生态伦理观。轩辕黄帝至老子的学说体系,包含治国修身双重维度,形成华夏文明的灵性基因。

  2. 唐宋转型:唐代设立培养道教徒的官方学府;宋代被理学家重新诠释,特指周敦颐、二程、朱熹等人的哲学体系(即理学)。

二、核心内涵

三、现代理解

  1. 褒义语境:指超越宗教的生存智慧,表现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生命本质的探索
  2. 贬义用法:形容拘泥礼法、迂腐守旧的言行,如"假道学"之说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语境理解该词,权威解读可参考《隋书·经籍志》《汉书·艺文志》等古籍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騃滞鳌海傲睨白鹢北豆腐被衾标牓汊河长夫禅斋淳华绰有余暇处尊居显促敛盗犯典则俊雅雕刻帝机多历年所奋死分赃供艺国庆节海月荒歉回巧浇料解约金璧进贤举人看楼力不胜任林檎乾芒硝镊白泥中刺平乱穷岁累月穷凶痊减桡姬扰驯人中白如其三郊深壁固垒甥妷身教诜枝师术手泽树帜谈剑提衡屯骑外工畏怀污附崤函之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