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學的意思、道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學的解釋

(1) [a Confucian school of philosophy of the Song dynasty]∶宋代儒家周敦頤、張載、程颢、程頤、朱熹等的哲學思想

(2) [affectedly moral]∶形容迂腐守舊

假道學

詳細解釋

(1).儒家的道德學問。 清 趙翼 《瓯北詩話·皮日休》:“ 皮日休 乃獨請設科取士,是能於諸子淆雜之中,别出手眼,别其為儒學之宗,其有功於道學甚鉅。”

(2).道家或道教的學說。《隋書·經籍志三》:“ 蓋公 能言 黃老 , 文帝 宗之。自是相傳,道學衆矣。” 豐子恺 《懷李叔同先生》:“他自己就關起房門來研究道學。”

(3). 唐 宋 兩朝以培養道教徒為目的的專門學府。《說郛》卷十引 前蜀 馮鑒 《事始》:“ 唐明皇 别置道學,隸 崇賢館 ,課試如明經,謂之道舉。”《宣和遺事》前集:“閏月,置道學。詔州縣學兼養道流,增置士名,自元士至志士,凡十三品。歲大比,許襴幞就試。後罷道學。”

(4).道教的法術。 晉 葛洪 《神仙傳·李仲甫》:“ 仲甫 已在牀上,笑曰:‘天下乃有汝輩愚人,道學未得,而欲殺之。我寧得殺耶?’”

(5).指*********和儒生。《南史·儒林傳·戚衮》:“ 簡文 在東宮,召 衮 講論。又嘗置宴集玄儒之士,先命道學互相質難,次令中庶子 徐摛 馳騁大義,間以劇談。”

(6). 宋 代儒家 周敦頤 、 張載 、 程颢 、 程頤 、 朱熹 等的哲學思想。亦稱理學。 宋 程頤 《上太皇太後說》:“儒者得以道學輔人主,蓋非常之遇。”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雜論》:“當是時,道學未倡,公始以《中庸》授 橫渠 ,開道學一脈。” 清 趙翼 《白鹿洞書院》詩:“道學一以振,朗日行中天。”

(7).形容為人處事迂腐,拘泥于禮法。《紅樓夢》第六6*四回:“ 晴雯 道:‘ 襲人 麼?越發道學了,獨自個在屋裡面壁呢。’”《負曝閑談》第十八回:“這不是 黃子文 的道學,他怕同 如玉 坐了,有人看見,不甚方便之故。”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我從來不道學。男人道學,大半心懷叵測;女人道學,準是其貌不揚。”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道學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道學的核心釋義

1. 道家哲學思想

指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哲學流派,核心為“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探讨宇宙本源與生命規律。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中國哲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宋明理學流派

特指宋代程颢、程頤、朱熹等人發展的儒學體系,亦稱“程朱理學”,強調“理”為萬物本源,主張“存天理,滅人欲”。

來源:《宋史·道學傳》、《中國思想通史》(侯外廬主編)。

3. 貶義:迂腐刻闆

引申指拘泥禮法、空談道德而脫離實際的行為,含諷刺意味。如《儒林外史》中“道學先生”形容虛僞守舊者。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注意

“道學”的貶義用法多見于明清小說,需結合語境區分。其哲學本義與理學内涵需引用《道德經》《近思錄》等原典佐證,而現代語義以權威詞典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道學是中國思想史中具有多重内涵的複合概念,其解釋需結合不同曆史語境:

一、曆史演變

  1. 先秦本源:最初指道家學派核心思想,以《道德經》"道法自然"為根基,主張宇宙本源論與生态倫理觀。軒轅黃帝至老子的學說體系,包含治國修身雙重維度,形成華夏文明的靈性基因。

  2. 唐宋轉型:唐代設立培養道教徒的官方學府;宋代被理學家重新诠釋,特指周敦頤、二程、朱熹等人的哲學體系(即理學)。

二、核心内涵

三、現代理解

  1. 褒義語境:指超越宗教的生存智慧,表現為對自然規律的敬畏與生命本質的探索
  2. 貶義用法:形容拘泥禮法、迂腐守舊的言行,如"假道學"之說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理解該詞,權威解讀可參考《隋書·經籍志》《漢書·藝文志》等古籍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賓帝秉威餔饋宸寵成象觸石大家子搭羅大音希聲點化雕荒地物凡使斧钺之誅貢瑞貫口圭角孤立語酣饫皇帝之寶蝴蝶慧穎瘕疵囏苦濟侈進路金镛激醒朘削駿茂攈摭科限課最扣減匡亂反正狂山六冕六卿分晉落湯鷄缦胡沒把臂盟心強弱铨覆忍容仁賢容護揉擦搧惑舍近務遠審觀設榻受苦耍趣貪巧頽沲推心屯困葦車痿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