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虚的意思、捣虚的详细解释
捣虚的解释
攻打敌方空虚之处。 明 刘基 《御制平西蜀文》:“乘机破关,捣虚而至伪京师。”
擣虚:乘虚进击。《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不先防近而图远,恐擣虚絶粮道,且深入。” 宋 陈亮 《酌古论·崔浩》:“临机之际或因吾言而能有所决,则举一国犹擣虚耳。”参见“ 批亢擣虚 ”、“ 擣虚批吭 ”。
词语分解
- 捣的解释 捣 (搗) ǎ 砸,舂:捣米。捣蒜。捣药。捣毁。 冲,攻打:直捣敌巢。 搅扰:捣乱。捣鬼。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虚的解释 虚 ū 空:虚无。虚实。虚度。虚名。虚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虚。乘虚而入。 不真实的:虚伪。虚假(?)。虚妄。虚惊。虚夸。虚构。虚传。虚张声势。 内心怯懦:做贼心虚。 不自满:虚
网络扩展解释
“捣虚”是一个军事策略相关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攻击敌方空虚或薄弱之处,常用于古代兵法或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字面含义:指在战争中找准敌方防御空虚的时机或地点,集中力量进行突袭或打击。
- 引申义:也可用于比喻在竞争或对抗中抓住对手的弱点进行反击。
2.历史引证
- 明代文献:刘基《御制平西蜀文》中提到“乘机破关,捣虚而至伪京师”,描述通过攻击敌方空虚之处直取京城。
- 《新唐书》:记载南诏之战时提到“恐擣虚绝粮道”,强调攻击敌方粮道等关键薄弱环节。
3.相关成语
- 批亢捣虚: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指攻击要害和空虚之处,是经典战术之一。
- 捣虚批吭:类似用法,强调针对敌方咽喉(要害)和空虚点进行打击。
4.用法与语境
- 军事领域:多用于描述古代战争策略,如“乘虚而入”“避实击虚”。
- 现代扩展:可引申至商业竞争、辩论等场景,指针对对手弱点制定策略。
“捣虚”体现了中国古代兵法中“以智取胜”的思想,强调通过精准分析敌我形势,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战果。其相关成语和用法至今仍具借鉴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捣虚》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在言语或行动中玩弄虚伪或虚幻的手段,追求个人私利而不真诚或不实际。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捣(dǎo):手(扌)+ 首(忄)+ 殳(几)
- 虚(xū):虍(虍)+ 虍(虍)
来源:
《捣虚》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这本古代哲学文集中。其用法随后在中国的文学和日常口语中流传开来。
繁体:
《搗虛》是《捣虚》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写法中,捣字的形状略有变化,字形中的忄和几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意味着运动的手的形状。
例句:
1. 他总是捣虚弄假,让人很难相信他的话。
2.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里,没有时间捣虚遣诈。
组词:
捣鼓、捣蛋、捣毁
近义词:
玩弄虚幻、虚情假意
反义词:
真诚、实际
别人正在浏览...
埃灭保胎璧回冰冱哺糒赤地重申瞅问大脑炎倒舞伎滇海酦酵泛常分为复议甘果甘瞑孤零零黄驴获民降挹极目景阳妃矜劳机器戏鸡黍约狂跌罹兵龙头人露两手碌碌寡合毛太纸蒙幕命席木佬佬囊土壅水潘虹偏躬丕革皮目平说泼皮迫在眉睫凄怅七纵七擒却才赡部洲上国十清九浊世喭顺水顺风疏朴四史谈风惕想頽衰五云乡綫形动物西泠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