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性情孤僻,跟人合不来。 清 林则徐 《札各学教官严查生员有无吸烟造册互保》:“其係善良,祇因碌碌寡合,以致结保无人。”
“碌碌寡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ù lù guǎ hé,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方向,需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
性情孤僻,不合群
该成语最早出自清代林则徐的文献《札各学教官严查生员有无吸烟造册互保》,原文提到“其系善良,只因碌碌寡合,以致结保无人”,描述因性格孤僻、不善交际而导致无人愿意担保的情况。这种解释更贴近成语的原始用法,强调人际交往中的疏离感。
平庸无能,缺乏才干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延伸为“形容人平庸无能,缺乏抱负,虽忙碌却无实际成就”。这种理解可能受“碌碌”一词的常见含义(如“庸碌”“忙碌”)影响,但需注意这与原始出处存在差异。
若在古籍或正式文本中遇到该词,建议优先采用“性情孤僻”的解释;而在现代口语或非严谨语境中,两种含义可能并存,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如需完整出处,可参考清代林则徐原文(来源1、3、4)。
“碌碌寡合”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生活简单平凡,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能力或成就,与人交往少而不合,缺乏社交能力。
碌: 石 + 齐
寡: 宀 + 午 + 女
合: 又 + 儿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句话:“身碌碌而寡合,心穷思而慕贵。”意思是说项羽的生活非常贫困,与人不合,内心却渴望得到权贵的地位。
碌碌寡合(繁体字:轆轆寡合)
古汉字写法为: 碌 碌 寡 合
他碌碌寡合的生活让他感到非常失落。
碌碌寡合可以组成的词语:碌碌无为、寡不敌众、合群、疏离
碌碌寡合的近义词:庸庸碌碌、平平无奇、寂寞无助
碌碌寡合的反义词:杰出、出众、社交达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