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稻黍的意思、稻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稻黍的解釋

稻和黍。《左傳·僖公三十年》“薦五味,羞嘉穀” 晉 杜預 注:“嘉穀,熬稻黍也,以象其文也。”《急就篇》卷二:“稻黍秫稷粟麻秔。” 顔師古 注:“稻者有芒之穀總名也,亦呼為稌。黍似穄而黏,可以為酒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稻黍"是由"稻"和"黍"兩個單字組成的複合詞。根據《漢語大詞典》和《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 稻: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學名Oryza sativa L.,籽實稱稻谷,去殼後稱大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起源于長江流域,栽培曆史超萬年。
  2. 黍:禾本科黍屬植物(Panicum miliaceum),又稱糜子,籽實呈黃色小圓粒,煮熟後具黏性,古代列為五谷之一,主要種植于黃河流域幹旱地區。

二、詞源考證 《說文解字》載:"稻,稌也";"黍,禾屬而黏者也"。二者合稱最早見于《詩經·豳風》"十月獲稻,為此春酒",東漢鄭玄注"黍稻并收"。

三、文化内涵

  1. 在《周禮·職方氏》中被列為九州重要物産,代表古代農耕文明的核心作物。
  2. 作為祭祀禮器,《禮記·月令》記載"孟夏之月,農乃登黍,天子乃以犬嘗黍",體現其神聖性。

四、現代應用 根據農業農村部2023年統計公報,我國稻谷年産量2.1億噸位居全球第一,黍類作物因耐旱特性,在西北幹旱地區仍保有60萬公頃種植面積。

網絡擴展解釋

“稻黍”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稻黍”指稻和黍兩種谷物的合稱。


二、古籍引證

  1. 《左傳·僖公三十年》
    晉代杜預注:“嘉穀,熬稻黍也,以象其文也。”
    (“嘉穀”指經過加工的稻黍,象征禮儀或祭祀用途。)
  2. 《急就篇》
    顔師古注:“稻者有芒之穀總名也,亦呼為稌;黍似穄而黏,可以為酒者也。”
    (稻是帶芒谷物的統稱,黍類似穄但更黏,適合釀酒。)

三、作物特征對比

特征
分類 水稻、陸稻(通常指水稻) 黃米(黏性較強)
用途 主食(大米) 釀酒、傳統糕點
形态 子實有芒,狹長葉 穗狀花序,子實圓形

四、文化意義

古代“稻黍”常作為祭祀或禮儀中的“嘉穀”,象征五谷豐登。例如《急就篇》将其與秫、稷等并列為重要谷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滬江線上詞典》的詳細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愛網白丹報館襃録币重言甘桲椤恥懼赤目辭廟單窭點湯雕饬蠹字魚豐子恺扶輿酤釀國際河流核反應堆渾不比艱苦卓絶兼日交價荊棘律季指開演狂賤麗質鸾孤鳳隻茅椒眉峰冥智瞑子裡秘説密蘇裡河南地炰羞樸硝籤合青牛妪慶躍绮繡灑翰三舉三堂神爵水利說價數巡隨鄉入鄉損薄鎖墩田貨天假因緣亭郵嵬峩猥積汙潦先猷仙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