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道家的书。 唐 陆龟蒙 《幽居赋》:“閲仙苑之琅书,安能解愠?”
(2).指史册。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若 骆文忠 、 曾文正 暨今 湘阴 相国诸公,虽未一日内召,而丰功茂伐,彪炳琅书。”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二:“ 塔忠武 公之战绩,载在琅书, 诸葛 大名垂宇宙矣。”
“琅书”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读音:láng shū
基本含义:形容精美的书籍或文章,文辞华丽且具有艺术价值。
详细解释:
道家的典籍
史册的代称
释义类型 | 来源 | 典型例句 |
---|---|---|
精美书籍/文章 | 《汉书·艺文志》 | “其文如琅书,字字珠玑。” |
道家典籍 | 唐代诗词 | “阅仙苑之琅书,安能解愠?”(陆龟蒙) |
史册 | 清代文献 | “丰功茂伐,彪炳琅书。”(陈康祺) |
注意:现代语境中,“琅书”作为成语(形容精美文字)更为常见,而“道家典籍”和“史册”的用法多见于古籍引用。如需深入研究,可参考《汉书·艺文志》或清代文人作品。
《琅书》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精美的书籍或资料。在古代,琅书被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或历史记录,它代表了高质量的书籍和知识积累。
《琅书》的拆分部首是“王”,它的笔画数目为7。其中,“王”部首表示皇室和贵族,而“阳”部表示光明。
《琅书》这个词源自《史记·封禅书》:“琅琅如玉,文绚如云。”意思是形容文字的美妙,绚丽如云。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形容高质量的书籍。
《琅书》的繁体字为「㑹書」,保留了原词意和拆字结构。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琅书》的古代写法为「瑯書」,字形更为古朴,呈现出一种古典的美感。
1. 他把这本《琅书》当作自己的珍宝,一直保存到现在。
2. 这个博物馆里收藏了许多珍贵的《琅书》。
琅琅(形容文辞清脆悦耳)、琅琅满耳(形容声音嘹亮动听)、书琅琅(形容书声音的读)
文献、典籍、书籍、笔记
落伍、庸俗、脏乱
安葬鬓角子禅带车轮大同大统飞架逢昌丰逸腹胞伏丑肤挠高祖灌沃皇驳郇公五云体花田枷棒检谨金翅鸟金殿镜渌巨璞开禁空廓寇丹愣头磕脑遴补纚舟陆丽鹿鸣客茂陵刘郎媒衒魔媪拿搭内怛炮张配演嫖姚辟布屏落清丈权府染溺砂壶舍道用权神锦衾设作师律事制台臣天生笤箒通物雾网午正先夫向方睍睕躧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