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録的意思、道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録的解释

负责道教事务的官员。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道录》:“《续事始》《仙传拾遗》曰:‘ 隋文帝 始以 玄都观 主 王延 为威仪, 唐 置左右两街’。《宋朝会要》曰:‘ 唐 有左右街威仪, 周 避讳改为道録, 宋 朝因之。’” 元 揭傒斯 《乐丘碑》:“ 颐浩先生 ……其教所号之曰 明素葆真大师 教门高士,以为郡道録,即为之不辞。歷住 冲虚观 、 梅峯道院 。”《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其时 徐知常 得幸于 徽宗 ,官拜左街道録,将此事奏知天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道録(dào lù)是道教体系中的专有名词,具有双重含义,既指道教内部的特定文书档案,也指古代管理道教事务的官职。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道教文书与名册

    指道教用于记载道士法位、受箓弟子名录、科仪规范或重要盟誓的簿册文书。此类文书具有宗教契约性质,象征道士的身份认证与道阶传承。例如《道藏》中提及的“黄箓”“盟真箓”均属道録范畴,用于记载受箓者的法职与师承关系 。

  2. 古代道教官职名称

    为“道録司”长官的简称,始设于唐代,宋明清沿袭。此官职隶属朝廷礼部或祠部,职责为统辖全国道教事务,包括宫观管理、道士度牒颁发、宗教仪轨监督等。如《宋史·职官志》载:“道録司掌天下宫观、道士帐籍及斋醮之事” 。


二、宗教职能解析


三、官职制度沿革

  1. 唐代始置

    设“道门威仪使”与“道録”分掌中央与地方道教事务,《唐六典》明确其职责为“统三洞法箓,纠察道流” 。

  2. 宋明制度化

    宋代道録司纳入官僚体系,长官称“左、右街道録”,《东京梦华录》记载其主持皇家醮仪的职能 。明代沿设,归礼部管辖。

  3. 清代衰落

    雍正朝裁撤道録司,改由内务府管理道教事务,官职名逐渐废止(见《清史稿·职官志》)。


四、文化意义

道録反映了道教“以箓为契”的宗教传统,同时体现古代政权对宗教的制度化管理。其双重含义印证了道教作为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的双重属性,如《汉语大词典》释义:“道録,道教名册;亦指掌道教之官” 。该词在《红楼梦》第十三回亦有提及,佐证其在清代社会的认知度。

注:本文释义综合《道藏》典籍、正史职官志及权威辞书,未引用网络来源以保障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道録”一词在汉语中有两种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作为成语:记录悟道的经典或心得

发音:dào lù
构成:由“道”(指佛教、道教或儒家思想中的真理)和“録”(记录)组合而成。
含义:

  1. 指记载悟道过程的经典著作,如宗教或哲学典籍。
  2. 也可表示个人对真理的领悟和心得体会的记录。
    例句:古代禅师常通过撰写道録来传承修行经验。

二、作为官职:负责道教事务的官员

历史背景:


“道録”既可指思想领域的悟道记录(文学/哲学用法),也可指历史上的道教官职(历史/制度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艾缗帮缚般爵鄙讯财産曹公城市总体布局赤诚池鹭楚郊啐尝澹然豆莝恩遇風槎奉秩寒雁阖家诃谴鸿汉吼掷花街黄色撝卑胡嚼家给民足勦除几次三番惊心悲魄金瑞技人九符濬齐狂叟库狄苦情厉崇领条溜坡路数鸣野食苹内侄捏码子聘金铺张扬厉乞饭轻侠荛竖杀敛上皇生死文字尸禄素餐市嚣俗吏缩本箨质巍巾限期小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