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巾的意思、葛巾的详细解释
葛巾的解释
[ko-hemp cloth scarf] 古时用葛布做的头巾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 周瑜寨中。——《三国演义》
详细解释
用葛布制成的头巾。《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 潜 ,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復著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魏文帝 善弹棋,不復用指,第以手巾角拂之,有客自谓絶艺,及召见,但低首以葛巾角拂之, 文帝 不能及也。” 清 孙枝蔚 《挽金坤生》诗:“翁死何瀟洒,犹能正葛巾。”
词语分解
- 葛的解释 葛 é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布,块根肥大,称“葛根”,可制淀粉,亦可入药(通称“葛麻”):葛布。葛巾(葛布做的头巾,古人不分贵贱常服)。葛履。 表面有花纹的纺织品,用丝做经,棉线或麻
- 巾的解释 巾 ī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手巾。围巾。领巾。枕巾。餐巾。巾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巾巾英雄”)。 笔画数:; 部首:巾;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葛巾”是古代用葛布制成的头巾,具有以下特点及文化内涵:
一、基本释义
- 材质与用途:以葛布(一种用葛藤纤维织成的粗布)为原料制作的头巾,常用于夏季,透气性较好。
- 拼音:gé jīn,部分文献中“葛”也读作gě,但现代多统一为gé。
二、文化象征
- 隐士与道士的象征
葛巾常与“野服”(粗布衣)搭配,代表隐士或道士的简朴装束。例如《二刻拍案惊奇》中描述隐士“葛巾野服,扮作道童模样”。
- 文人雅士的洒脱意象
东晋陶渊明曾用葛巾滤酒,事毕仍戴回头上,体现其不拘小节、超然物外的性格(《宋书·隐逸传》记载)。
三、文学与历史记载
- 《三国演义》中蒋干“葛巾布袍”拜访周瑜,展现其平民化形象。
- 清代诗词如孙枝蔚《挽金坤生》以“正葛巾”赞逝者风骨。
四、延伸用法
成语“葛巾野服”形容隐逸者的朴素衣着,进一步强化了葛巾与淡泊生活的关联。
总结来看,“葛巾”不仅是古代服饰,更承载了隐逸文化、文人精神等深层意涵,常见于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葛巾这个词的意思是一种由葛藤制成的巾帕或头巾。葛巾的拆分部首为革和巾,其中革表示由皮革制成,巾表示布料制成。葛巾的拆分部首对应的笔画分别为九画和三画。关于葛巾的来源,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族地区,人们使用葛藤制成的巾帕来保护头部和面部。葛巾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葛巾的字形可能会稍有不同,但整体上仍然能够辨认出来。一个例句可以是:“他用葛巾遮挡住阳光。”关于葛巾的组词或近义词,我无法提供具体的信息,因为葛巾是一个比较特定的词汇。同样地,由于葛巾的含义较为独特,我也无法提供与之相反的词汇。希望这些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