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庞眉皓髮 ”。庞,用同“ 庬 ”。 唐 杜甫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松根胡僧憇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门下有祖父遗留庞眉皓首老僕。”
“庞眉皓首”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年迈老人的外貌特征。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该成语意为“眉毛花白、头发雪白”,特指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而呈现的容貌特征,常用来描绘长寿或德高望重的老者形象。其中“庞”通“厖”,指杂色或斑白;“皓”意为洁白。
出处与例句
最早见于唐代杜甫的《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清代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也引用了此词:“一人曰:‘当庞眉皓首。’”。
用法与结构
近义词与相关词
近义词包括“庞眉皓发”“庞眉白发”。需注意与“皓首庞眉”的区别,后者虽词序不同但含义相近,如清代黄宗羲曾用“皓首庞眉”描述自己年老的状态。
文化内涵
这一成语不仅描述外貌,还隐含对长者的敬重,常见于古典文学中,用以烘托人物的沧桑感或智慧感。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参考杜甫诗集或清代笔记文学作品。
《庞眉皓首》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年纪很大的人或者白发苍苍的老人。下面将对该成语进行拆分、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词语进行介绍。
该成语的拆分为:
庞(庚部):音páng;字义为众多、庞大。
眉(目部):音méi;字义为眉毛。
皓(白部):音hào;字义为白色、明亮。
首(首部):音shǒu;字义为头部。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庞眉皓首,尽节孝经书。”用来形容舒婉(花姑)的父亲,这里表示他年纪很大、白发苍苍。
在繁体字中,该成语的写法为「龐眉皓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庞眉皓首」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由「庞、眉、皓、首」四个部首组成的。
以下是一个例句:
他年事已高,但庞眉皓首,精神依旧。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词语:
组词:庞大、庞杂、庞然大物。
近义词:白发苍苍、颐指气使。
反义词:青春少年、稚气未脱。
騃憨白浩浩不曾长才广度长命花成房单马倒言大群反证法分厘符节官府实干咎槅子光宣孤坟国手行间字里旱田虹带慧力匠画椒杯几不欲生喟叹阔寥阔人枯碛乐倡李膺杯龙筇盲人瞎马孟郊冥鉴南宗披荆斩棘僻澁乾清宫棋高一着,缚手缚脚请灵旗田确斗躯干臞然神化十二诸侯石膏时晷束阁薯莨绸速客筒袖铠吐食文致蜗虫吴头楚尾箱帘鲜柔谿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