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县师的意思、县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县师的解释

县军。《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议郎 曹纯 曰:‘今县师深入,难以持久。’”参见“ 县军 ”。

周 官名。地官之属。《周礼·地官·县师》:“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及其六畜车輦之稽。”《墨子·迎敌祠》:“凡守城之法,县师受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县师是中国古代职官名称,主要见于周代及汉代,其核心职能与地方治理、军事组织及土地管理相关,具体释义如下:


一、周代县师的职能

  1. 地域管辖

    县师在周代属地官司徒系统,掌管都城“县”(指王畿百里内的行政区划)的事务。主要职责包括厘定辖区内的土地疆界、统计户籍人口、记录车马器械数量,为赋役征发提供依据。

    来源:《周礼·地官·县师》载:“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

  2. 军事辅助

    战时负责征调县内的兵员与军需物资,协助军队后勤保障。

    来源:郑玄注《周礼》云:“县师主征伐,赋役皆统之。”


二、汉代县师的演变

汉代延续“县师”之名,但职能侧重地方军事训练:


三、历史意义与制度关联

“县师”反映了早期中国军政合一的地方治理模式:


“县师”是周汉时期兼具行政、军事双重职能的地方职官,其名称与职责印证了古代中国“行政辖区”(县)与“军事编制”(师)的密切关联,为研究早期地方制度的重要术语。

(注:因古籍原文无网络链接,来源标注采用传统文献出处,读者可查证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汉书》等权威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县师”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背景理解:

一、古代官职含义(周代)

  1. 职责与地位
    县师是《周礼》中记载的周代官职,属地官司徒管辖,主要负责管理公邑地区(即六遂之外的周王直辖地)。其职责包括:

    • 统计管辖区域内的人口、田亩、牲畜、车辆等数据
    • 参与军事防御事务,如《墨子·迎敌祠》提到“凡守城之法,县师受事”
  2. 历史文献依据
    该官职在《周礼·地官·县师》《资治通鉴》等古籍中均有记载,例如:“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


二、引申含义(明代以后)

  1. 教育领域
    明代起逐渐演变为对县城中教书育人者的称呼,后泛指小地方有影响力的教育工作者。例如:“某位教师在县城教书多年,被尊为县师”。

  2. 社会影响力
    也可指代地方上有社会地位的人物,如官员、乡绅等。这类用法强调其在当地文化或治理中的贡献。


三、现代特殊用法

部分文献中,“县师”作为“县立师范学校”的简称,如“掖县师范学校”。但此用法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总结对比

时期 含义 典型特征
周代 地方管理官职 统计人口、军事防御职责
明代后 教师/地方贤达 教育与文化象征意义
现代 县立师范学校(非主流) 特定地区或历史时期的简称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语境进一步确认词义。

别人正在浏览...

哀荒案兵白雪楼不杂猜疑察览秤杆趁浪虫臂重规揣合聪惠二辞翻席分别门户丰上削下粉刷凫飞感性运动河冲侯门似海花会怀鬼胎慧齿回视监閟监宫搅蛆扒棘地荆天讥谏金虀玉鲙机心涓涓絶潢疽食连船两箱躐进灵字林箊楼橹目注心营翩旋豾貍千金意庆泽扫学筛锣擂鼓商算蕣颜束緼还妇田陇体玄通可偷工减料温清定省无産阶级显身枭杰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