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署书的意思、署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署书的解释

榜书的古称, 又称“榜署”,泛指书写在匾额,宫殿门额上的大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署书是中国古代书法中的一种特殊书体,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署书是秦代「书同文」政策后确立的八种官方书体之一(秦书八体包括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主要用于题写封检(文书封套标签)和门榜(匾额、门额)上的文字。后逐渐演变为泛指匾额、宫殿门额等场合使用的大字书体,又称「榜书」「擘窠书」。

二、核心特征

  1. 用途

    • 早期:用于封检题签(如公文封套标签)和官署匾牌题名。
    • 后期:扩展至宫殿匾额、门榜题字,如汉代萧何题写未央宫「苍龙」「白虎」二阙。
  2. 字形特点

    • 大字书写,尺寸通常在一寸(约3.3厘米)以上,甚至可达数尺。
    • 注重庄重性与辨识度,早期多用篆书,后逐渐融入隶书风格。

三、历史渊源

四、相关术语

署书与「榜书」「擘窠书」「牓书」为同义词,均指用于匾额题写的大字书体。

网络扩展解释二

署书的意思

《署书》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指的是在文书、文件上签名或题字,表示署名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署书》的拆分部首是"⺀"和"书",部首是汉字的结构组成要素。"⺀"部首表示"竖","书"是指字形的书写。

《署书》总共有8画,画是汉字的书写基本单位,表示汉字的笔画数。

来源和繁体

《署书》一词来源于古代文书、文件的写作方式,是为了表示文件的真实性和责任人的身份而进行签名。

在繁体中,署书的书写一般是「署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署书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字形中的一些细节有所变化,例如笔画的书写方式和字形的形状。

具体的古代写法是:「勉」字的上面是一个左右相连的横折线,表示竖起的笔画;下面是一个类似于「勺」的形状,表示书写。

例句

1. 在文件的末尾,请您署书并签字。

2. 只有当你署书时,这份文件才会生效。

组词

署名、署字、署款、署信。

近义词

签字、签名。

反义词

匿名、无名。

别人正在浏览...

熬不过百宿豹脚本宅贬顔闭门思过不朽乘空骋娱臭老九吹弹歌舞邓家无子颠不辣冬风幡伞分厘冈陵感痛革天酣奭侯甸后缘荒旱黄衫回驾火热水深扈行降城糨糊解券激将均守夸赏六刺理刑乱人眉端免税商店幕燕内睦捻骨相旁朞善马省览神禹碑衰怠双掩笤箕挑三拣四殢酒同温层妄尘而拜委重文章树误攫金无遮相磨献世包箫心剑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