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拜章的意思、拜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拜章的解釋

(1).拜受慰問表彰。《國語·魯語下》:“《四牡》,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四牡》《詩·小雅》篇名,傳為勞問使臣之作。

(2).上給皇帝的奏章;上奏章。《南史·蕭子雲傳》:“﹝ 子雲 ﹞年十二, 齊 建武 四年,封 新浦縣侯 。自製拜章,便有文采。” 唐 劉禹錫 《賀赦表》:“新歲拜章,遙獻 南山 之壽。” 金 元好問 《禮部閑閑趙公秉文》:“每聞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則拜章,小則為當路者言,殷勤鄭重,不能自已。”

(3).對鬼神的祈禱文。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 段氏 母病, 賁 為拜章祈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拜章”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拜受慰問表彰
    指接受君主或上級的嘉獎與慰問。例如《國語·魯語下》記載:“《四牡》,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 這裡的“拜章”與《詩經·小雅》中的《四牡》篇相關,常用于古代使臣受命時的禮儀。

  2. 上奏皇帝的文書或行為
    指向皇帝呈遞奏章或進行奏報。如《南史·蕭子雲傳》提到蕭子雲十二歲時“自制拜章,便有文采”,唐代劉禹錫也在《賀赦表》中寫道“新歲拜章,遙獻南山之壽”。

  3. 對鬼神的祈禱文
    用于宗教或祭祀活動中向鬼神祈求的文書。宋代郭彖《睽車志》記載:“段氏母病,贲為拜章祈福。”


二、擴展與用法


三、總結

“拜章”一詞的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核心仍圍繞古代禮儀、政治文書及宗教活動展開。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完整例證,可參考《國語》《南史》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拜章(bài zhāng)這個詞的意思 拜章一詞是指在古代官方或重要文件上蓋印的章。它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種重要形式,用于表示權威和正式性。在現代社會,拜章一詞也可以用于表示用印、加蓋章等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拜章的拆分部首是手(扌)與章(章)。手是指人的手,章是指印章。它由5個筆畫組成,其中“扌”部分3畫,“章”部分2畫。 來源和繁體字 拜章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文化傳統。在中國古代,用印章蓋在文書上是一種常見的行為,以示正式和認可。在繁體字中,拜章這個詞的寫法為拜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拜章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當時的寫法可能是以圖案的形式出現,或者是以傳統的書寫形式表達。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參考古籍和文獻來了解。 例句 1. 在古代中國,拜章是表示政府文件的正式處理方式之一。 2. 他在合同上拜章,表示同意合同的内容。 組詞 與拜章相關的組詞有拜帖、拜訪、章法等。 近義詞 拜印、蓋章是拜章的近義詞,它們都表示在文件上使用章的行為。 反義詞 不蓋章、無章是拜章的反義詞,它們表示在文件上沒有使用章的情況。 希望這些簡要的回答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