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耿介的意思、耿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耿介的解释

[be governed by strict moral principles;be honest and frank] 正直,不同于流俗

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楚辞·九辩》

详细解释

(1).光大圣明。《楚辞·离骚》:“彼 尧 舜 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王逸 注:“耿,光也;介,大也。 尧 舜 所以有光大圣明之称者,以循用天地之道,举贤任能,使得万事之正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故其陈 尧 舜 之耿介,称 禹 汤 之祗敬,典誥之体也。” 章炳麟 《魏武帝颂》:“ 桓 文 以一匡纪功, 尧 舜 以耿介称圣。”

(2).正直不阿,廉洁自持。《楚辞·九辩》:“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王逸 注:“执节守度,不枉倾也。”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以辨诈而期通兮,贞士耿介而自束。”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瀟洒出尘之想。”《明史·唐胄传》:“ 胄 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 岭 南人士之冠。”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九章:“我本来也是痛恨军阀,耿介不苟的人,为什么要找军阀走狗 郭团长 呢?难道吃穿要紧,人格就不要紧吗?”

(3).高耸突兀貌。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宫室》:“复道耿介而连云,阿阁穹窿而仰汉。” 宋 晁补之 《和关彦远秋风吹我衣》:“吞若 云梦 者八6*九,长剑耿介倚天外。” 清 魏源 《天台纪游》诗之三:“四面絶梯磴,千翠环耿介。”

(4).原指明亮的甲冑。引申为雄武。《楚辞·九辩》:“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王逸 注:“恃怙众士被甲兵也。” 洪兴祖 补注:“﹝耿﹞明也。 逸 以介为介胄。”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琊城》诗:“少年负壮气,耿介立衝冠。” 唐 刘希夷 《将军行》:“将军闢辕门,耿介当风立。”

(5).心中不安。 晋 潘岳 《秋兴赋》:“宵耿介而不寐兮,独展转於华省。” 南朝 宋 刘铄 《代青青河畔草》诗:“良人久徭役,耿介终昏旦。”《南齐书·褚渊传》:“既内怀耿介,便觉晷刻难推。”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耿介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耿介"是由"耿"和"介"两个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本义指光明正大、刚直不阿的品德。《古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正直,守志不趋时"的品性特征。在汉语词义演变过程中,该词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最初形容战甲坚挺(《说文解字》释"介"为"甲"),后引申为刚直品格,《楚辞·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即是最早的文学例证。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明确指出其包含三层语义:①光明磊落,如"耿介之士";②正直不阿,如"性情耿介";③特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后汉书·王符传》载"耿介不同于俗"即属此义。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形容知识分子的气节,如"保持学者耿介之志"的用法,该词在语义韵方面常与"清高""刚正"等词形成语义关联场。

从词性演变看,汉代以前主要作形容词,《文选·张衡〈思玄赋〉》"慕古人之贞节"李善注引《字林》"耿,明也;介,特也"可证。至魏晋时期衍生出名物化用法,如《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评管宁"耿介终身"即指持守节操的行为范式。现代汉语中保持形容词属性,但语用范围缩小,多用于书面语体。

网络扩展解释

“耿介”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文献中的不同解释

  1. 光大圣明:
    在《楚辞·离骚》《文心雕龙·辨骚》等古籍中,曾用于赞颂尧舜等圣君的光明磊落与德行伟大(如“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2. 正直廉洁:
    引申为廉洁自持、刚正不阿,如《九辩》中“独耿介而不随兮”强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3. 高耸突兀:
    在部分文学作品中,如南朝何逊《七召·宫室》,以“耿介”形容建筑或自然景物的雄伟高峻。


三、现代用法


四、例句参考

  1. “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王勃)
  2. “耿介有峻节,布衣麻履,以清俭知名。”(历史人物评价)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楚辞》《文心雕龙》等典籍,或查阅权威词典来源(如汉典、查字典)。

别人正在浏览...

案察半疑半信保全博买务不郎不秀骋驰弛担床沿传闻异辞垂察颠骨子多音字反古敷纶负薪之忧感叹句孤撑酤酒过月汉仗荷蕖轰轰红旗怀挟恍惘还口欢赏兼营金奁酒蟹畸形儿扣儿苦大仇深劳平蛎槎凌澌龙蹄绿化麦行霉风没淘剩耐看闹乱浓酾烹金屏慑前和头全能全智雀目鼠步社会性升用司闸工挑谑停尸殢云尤雨推磨土脚蛇王猷侮衊仙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