耋耄的意思、耋耄的详细解释
耋耄的解释
高寿。《晋书·李重传》:“臣访 冲 州邑,言其虽年近耋耄,而志气克壮;耽道穷藪,老而弥新。”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蔡君墓志铭》:“不尽年可戚嗟兮,儻耋耄渠不为之欢欣!” 清 刘大櫆 《程太夫人寿序》:“八十、九十者所在多有,惟无德以堪之,则虽有耋耄期颐之寿,与朝菌不殊也。”
词语分解
- 耋的解释 耋 é 年老,七八十岁的年纪:耋期。耄耋之年。 笔画数:; 部首:耂; 笔顺编号:
- 耄的解释 耄 à 年老, * 十岁的年纪:老耄。耄耋之年。 昏乱。 笔画数:; 部首:耂;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耋耄(dié mào)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用于形容人年事极高,通常指八九十岁或更年长的老人。该词由“耋”和“耄”两个单字组成,均含高寿之意,组合后更强调年龄的古老与生命的迟暮。以下从字形、字义及权威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解析:
一、单字解析与字源
-
耋 (dié)
- 字形:由“老”字省形(“耂”)与“至”组合,表示生命已达极高阶段。
- 字义:
- 《说文解字·老部》:“耋,年八十曰耋。”
- 《礼记·曲礼上》郑玄注:“八十、九十曰耋。”
- 核心义:专指80至90岁的高龄。
-
耄 (mào)
- 字形:从“老”省形(“耂”)与“毛”,象征毛发衰白之态。
- 字义:
- 《说文解字》:“耄,年九十曰耄。”
-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 核心义:多指90岁左右,亦泛指年老昏聩。
二、复合词“耋耄”的释义
综合义:泛指80至90岁及以上的极高寿龄,强调衰老状态。
权威词典定义如下:
三、文化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 年龄的模糊性:
古代文献对“耋”“耄”的具体年龄界定略有差异(如《礼记》统称八九十岁为“耄”),但均指向生命末期。
- 引申义:
- 生理衰退:如《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喻心智昏聩。
- 社会尊重:传统以“耋耄”尊称长者,如“耋耄之年”含敬重之意。
四、权威引用来源
- 《说文解字》(中华经典古籍库):
https://www.zhonghuadiancang.com/shuowenjiezi/
- 《礼记·曲礼》(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https://ctext.org/liji/qu-li
- 《汉语大词典》(汉典网):
https://www.zdic.net/hans/%E8%80%8B%E8%80%84
-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
商务印书馆官方释义(无公开链接,以纸质版或授权电子版为准)。
“耋耄”是汉语中承载文化尊老传统与生命哲学的核心词汇,其释义以经典文献与权威辞书为据,明确指向人类生命周期的最高阶段。
网络扩展解释
“耋耄”是汉语中对高寿老人的称谓,其常见写法应为“耄耋”,两者含义相同。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读音与字形
- 耄:读作mào,指80-90岁的老人,古书《礼记》中也有“七十曰耄”的说法。
- 耋:读作dié,指70-80岁的老人,字形中的“至”表示“到达”老年阶段。
- 合称“耄耋”,泛指80岁以上的高龄。
2.本义与演变
- 本义:原指八九十岁的老人,后泛指长寿者。
- 引申义:因高龄常伴随视力衰退、思维迟缓,故“耄”引申为“昏聩、糊涂”(如“耄夫”),“耋”则强调年龄状态。
3.用法与典籍出处
- 用法:多用于形容年迈,如“耄耋之年”。古时男性高寿称“寿”,女性称“福”。
- 典籍:最早见于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4.相关年龄称谓
- 其他称谓:襁褓(婴儿)、弱冠(20岁)、不惑(40岁)、期颐(100岁)等。
- 文化差异:古代男女年龄称呼有别,如女性15岁称“及笄”,男性20岁称“弱冠”。
5.常见误写与提示
- 词序问题:“耋耄”是“耄耋”的倒置写法,虽含义相同,但后者更符合传统用法。
- 区分近义词:与“古稀”(70岁)、“花甲”(60岁)等年龄代称不同。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年龄文化,可参考《礼记》或《汉·曹操·对酒歌》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盐谤讟不愧屋漏残孽璨绮巢窠笞法繁露翻盆吠狗干欺高绝戈堞篝石刮土儿寒塘滑辣环内虎荡羊群徽纆混和家传户颂假公营私尖子生教化仅仅积险考行款东来者不善量入计出燎照流域黎园鑪橐美洲门墩谋言内扇捏告幈幪疲驽千椿傔媵人彘撒哈拉沙漠上辰善星释褐世誉丝庄泝本夙夜匪懈天假良缘停办通倅五体投诚宪恩闲衅小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