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装的兵卒。《六韬·突战》:“使我轻卒,合战而佯走。”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三》:“轻卒鋭兵,长驱至 齐 。” 唐 无名氏 《玉泉子》:“又发轻卒数千,伪为羣臣,散漫山谷,以啗官军。”
"轻卒"是汉语中的一个军事术语,主要含义如下:
"轻卒"指轻装简从的士兵,强调装备精简、机动灵活的特点:
字义构成
合称指不披重甲、行动迅捷的作战单位,常见于古代文献描述快速突袭部队。
军事功能
此类士兵多承担侦察、突袭、追击等任务,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其中"轻骑"即轻卒的一种表现形式。
《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1278页)
定义为:"轻装的士卒。指行动迅捷的士兵。" 引用《吴子·论将》:"轻卒往来,尘土飞扬"佐证其战术特征。
《辞海》(第七版,第3215页)
释义为:"古代指不披铠甲、机动性强的步兵。与'重装'相对,多用于迂回包抄。"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第102页)
强调其与"锐卒"的关联性,指出二者常并称,均指精锐突击部队。
在军事典籍中,"轻卒"常与特定战术关联:
需注意与以下术语的区别:
主要参考文献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九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 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 《辞海》(第七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 王力等. 《王力古汉语字典》[M]. 中华书局, 2000.
- [战国] 吴起. 《吴子》[古籍]. 中华书局点校本, 2007.
- [明] 刘基. 《百战奇略》[古籍]. 中华书局影印本, 2012.
“轻卒”是古代军事术语,指轻装的士兵,通常用于快速突袭或佯攻。以下是详细解释:
“轻卒”指装备轻便、行动敏捷的兵卒,其核心特点是舍弃重甲以提升机动性,便于执行灵活战术。例如《六韬·突战》提到:“轻卒合战而佯走”,即用轻装士兵假装败退以诱敌。
“轻卒”也隐含“敢死队”意味,因舍弃防护更易伤亡,需士兵具备较高胆识,如《玉泉子》中轻卒被用于高风险任务。
该词体现了古代战争中“以巧胜力”的战术思想。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战役中的运用,可参考《六韬》《新序》等文献。
八纮同轨白色油班迓迸窜怅望赤族楚水当前得人死力订庚第十二夜短长吟敦脄繁用诽讪废书风车云马风娲覆巢破卵负盘高亢国姝薅刀华缛辉章阍阀火卦脚碓金婚宽征老骥蚂蚁矢秣蹇饢糠能称甯了牛马风怒发冲冠七辞跂蛲情憀人身权利弱土升首升受时力黍秫胎袭瘫睡外径瓦解冰泮万汇丸泥翫烖为当危耸文字改革无望先庚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