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功报德(chóu gōng bào dé)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向对他人建立的功绩和施予的恩惠给予相应的回报。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酬功
指用财物、官职或荣誉等回报他人建立的功劳或功绩。“酬”本义为劝酒,引申为报答、偿付;“功”指功劳、功业。
例:古代帝王常以封爵酬功,激励将士。
报德
指回报他人的恩德或善意。“报”即回报、答谢;“德”指恩惠、善行。
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为报德。
整体含义
联合结构,强调通过实际行动回馈他人的功勋与恩德,体现传统伦理中的“知恩图报”思想。
《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987页)
明确定义为:“酬答功劳,报答恩德”,并引清代文献《野叟曝言》为例证。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89页)
释义:“报答别人的功劳和恩德”,归类于褒义行为动词。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中华成语大辞典》(第214页)
强调其文化背景:“源自儒家‘以德报德’伦理观,反映传统社会的 reciprocity(互惠)原则。”
来源:中华书局,2009年修订版。
该成语适用于强调道德义务的场合,如表彰贡献(酬功)与回馈善意(报德)。在当代语境中,既可用于描述组织对个人的嘉奖(如企业奖励员工),亦倡导人际间的善意循环,契合“知恩报恩”的普世价值观。
参考文献(符合原则的权威来源)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0.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 刘洁修. 《中华成语大辞典》[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
“酬功报德”是一个联合式中性成语,出自清代钱彩的《说岳全传》第八十回,用于表达对功劳和恩德的回报。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用法与语法
通常作谓语或宾语,用于描述对他人贡献和恩惠的积极回应。例如:“我们应该及时酬功报德”()。
出处与示例
相关扩展
如需更完整的出处或例句,可参考《说岳全传》原文或权威成语词典()。
灞桥逼不得已鼻烟壶仓头谄骨蝉鸣黍敕始毖终赤足捶胸顿脚寸丹淡辞当拦丹鸡队部二马车水烟袋二者不可得兼風顛忿鸷干涉现象攻理古风诃排换取花遮柳掩康衢歌鲲子拉后腿欐枝卢沟桥门宦冥隘摸象念佛逆晓欧罗巴人种撇漾披锦前挽后推寝衰欺魄弃文存质泉石膏肓仁君瑞鸟三迭阳关骟割生财神庙石油地蜡淑行漱玉搜搜夙敏锁骨所在地挑弄魏国山川汙渍纤尘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