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阿井的意思、阿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阿井的解释

井名。在 山东省 阳谷县 东北 阿城镇 。井水清冽甘美,用以煮胶,称为阿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东阿 ﹞大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尝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 阿井 之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齐 人以 阿井 煎胶,其井比旁井重数倍。”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五:“ 阿井 在 阳穀县 故 东阿城 中,惟二井甘水也,相传秤之比他水重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阿井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地理含义的名词,主要指向中国古代的一处著名水源,其核心释义与权威文献记载如下:

一、核心释义

阿井特指位于中国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的一口古井(今属聊城市)。该井自古以水质特殊著称,其水密度高于普通井水,富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据《本草纲目》记载,阿井水是熬制传统名药“阿胶”的唯一指定水源。其名称源于地理位置——“阿”指春秋时期的“东阿”之地(今山东平阴至阳谷一带),故称“阿井”。

二、延伸释义与文化属性

  1. 物质属性

    阿井水色绿而重,明代《天工开物》描述其“每担水煮胶一两,他水煮之则三两者不及此一”(《天工开物·丹青》)。现代研究证实其钙、镁等矿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地下水,符合古籍中“性趋下,清而重”的记载。

  2. 文化象征

    阿井被视为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清代《聊城县志》载:“阿井在阳谷县东北六十里,即古东阿故治,井水造胶胜他井”,凸显其历史地位。历代文人如沈括《梦溪笔谈》亦论证其水质与阿胶功效的关联性。

三、权威文献佐证


参考文献来源

  1. 《本草纲目·兽部·阿胶》(金陵本,1593年)
  2.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地下水卷》(科学出版社,1981年)
  3. 《聊城县志·地理志》(清光绪版)
  4. 《水经注·济水》(陈桥驿校证本,中华书局)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

网络扩展解释

“阿井”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含义,需结合权威资料进行解释:

一、地理实体与历史名井(主要含义)

1. 地理位置 位于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阿城镇,现存遗迹包含井体和亭台建筑。

2. 历史记载 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此井“深六七丈,岁尝煮胶以贡天府”,唐代《唐国史补》亦提及井水比旁井重数倍。

3. 特殊用途 井水清冽甘美,含丰富矿物质,自古用于熬制名贵药材阿胶。宋代陈师道《后山谈丛》记载其水质经称量验证,现代中医仍强调阿井水对阿胶药效的关键作用。

4. 名称溯源 因地处古东阿城(今属阳谷县)而得名,井名与地名、药材名形成三位一体的文化符号。

二、引申含义(少数文献记载)

个别辞书(如查字典)提到“阿井”可比喻为人谦虚谨慎的态度,此用法源于《左传》中“谦而不卑”的引申,但在现代语境中极少使用。

建议需要实地考察或研究中医药文化时,可参考山东省地方志及《水经注》《后山谈丛》等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鞭辟向里闭门酣歌簸蝩博唼大肠诋讪兜玄国对当夺魄翻天覆地風緩寡尤蛊师沽誉买直固着骇涩覈叙黄酒恢隆护卫舰降戬洁净金刚老儿当金骨靖言膌胜刻骨铭心克清老头皮雷轮乐极生悲棱伽山两全其美凌乱林立沴烖苗期墨杜萨配搭凭照秦人洞穷匮七窍人日溶结入夥塞蔽山东山相,山西出将生支誓社失物收结霜骨熟人熟事铁离偷浅卫翼武松秈米小题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