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后以“诞月”指出生满月。 宋 苏轼 《贺坤成节表》:“恭临诞月,仰祝圣期。”
"诞月"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词汇,主要含义指妇女怀孕足月,即胎儿发育成熟、临近分娩的月份。该词源于古代文献,词义构成具有特定文化内涵:
一、字义溯源 "诞"在《说文解字》中解作"词诞也",原为虚词用法,后引申出"生育""出生"之意;"月"指代时间周期。二字组合最早见于《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郑玄笺注:"诞,大也;弥,终也。终十月而生子",特指姜嫄怀后稷满十月分娩。
二、权威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诞月:怀孕足月,临产之月"(第七册第156页)。《辞源》修订本补充说明该词多用于古代诗文,现代汉语中已转为书面语。
三、文献例证 宋代苏轼《贺坤成节表》有"中宫诞月之辰,陛下献圭之年"的表述,此处"诞月"即指皇后妊娠期满。明代医书《普济方·妊娠诸疾门》载有"调理诞月"篇章,专论孕期保健。
四、现代语用 在当代语境中,该词常见于中医文献及历史题材作品,如《中华妇产科古籍全书》等专业著作仍保留这一术语,用以描述传统医学对孕期的阶段性划分。
“诞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通过以下内容综合解释:
核心含义
源自《诗经·大雅·生民》中的“诞弥厥月”,原指胎儿足月诞生,后引申为出生满月(如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例如宋代苏轼在《贺坤成节表》中写道:“恭临诞月,仰祝圣期”,即用此意。
词语结构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经》原文或其他古籍引用,和中的相关内容。
並同唱诗诚能楚屈淡泊倒替稻秧打粟干堆金叠玉发礼翻车鱼费糜風燭夫妻无隔宿之仇富叟高架桥关僥輷然花晨月夕怀寄交头互耳解分棘扈氏镜槛竞相紧峭九原镌刻抗辞枯黯阃术扩编累屋灵后论命缦缨内页凝然偏人品俦破闷穷精雀鼠三刘上眼石碕尸丧输入阻抗苏李体绦钩蹄踣亭刃头晕眼花吐曜畏爱伪臣文火无灰酒相视霄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