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稻秧的意思、稻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稻秧的解释

稻的秧苗。 宋 韩维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诗:“闻君买宅 洞庭 傍,白水千畦插稻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稻秧是汉语中特指水稻幼苗的专有名词,由“稻”和“秧”两个语素构成。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稻”指禾本科植物中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Oryza sativa L.),“秧”则指“植物的幼苗”或“培育幼苗的农事阶段”。

从农学角度,稻秧特指播种后至移栽前的水稻幼苗,其生长期通常为20-40天,高度在15-30厘米之间。这一阶段具有“三叶一心”的典型形态特征,即主茎已长出三片完全叶和一片未展开的心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023)。农谚“秧好半年稻”直观体现了稻秧培育对水稻丰产的决定性作用。

在文化语境中,稻秧承载着农耕文明意象。古代文献《齐民要术》记载了“拔而栽之”的移栽技术,《诗经·豳风·七月》中“十月获稻”的记载,均与稻秧培育存在直接关联(北京大学《中华文明史》编委会,2010)。现代方言中仍保留“扯秧”“莳秧”等农事专称,印证其在农业生产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稻秧”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dào yāng,特指水稻的秧苗,即水稻在育苗阶段尚未移栽到水田中的幼苗。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稻秧是水稻种植过程中从种子发芽到移栽前的幼苗形态,属于农业生产的关键阶段。其英文对应词为rice seedling。

2.历史与文学引用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韩维的诗作《寄题苏子美沧浪亭》:“闻君买宅洞庭傍,白水千畦插稻秧”,描绘了稻田插秧的景象。

3.农业意义

4.扩展用法

5.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水稻种植技术或诗句背景,可参考相关农业文献或古典诗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边议裁音蚕蚁撑距池座传觞吹葭丛致瘁心多功能隔间硌窝儿怪不的固步自封沽誉钓名怀鈆花梁慧雅介夫解危九坑掎遮儁桀空门子蓝筹股列峙里闳柳啼花怨忙急糜费民兵鸣鞭鸣驺摩揣内目女宗判子陪话疲惫千骑启罗格兰湫尽羣玉山妻扇伞审阅誓剑死伤相枕私责酸冻酸咸苦辣泰风啼啼哭哭委身微详武象小男邪门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