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丹鸡白犬的意思、丹鸡白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丹鸡白犬的解释

古俗用丹鸡白犬作盟誓和祭祀的祭品。 唐 段公路 《北户录·鸡卵卜》 崔龟图 注引《风土记》曰:“ 越 俗性率朴淳而未散……跪妻定交有礼俗,皆当於山间大树下封土坛,祭以白犬一,丹鸡一,鸡子三,名曰木下墅。”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境接 东甌 ,地隣 南越 。言其宝利则瑇瑁珠璣,叙其风俗则丹鸡白犬。”后以“丹鷄白犬”喻盟誓。 清 陶梁 《感事》诗:“丹鸡白犬辞空费,第一干城仗义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丹鸡白犬”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固定搭配词语,其含义与古代盟誓、祭祀的仪式密切相关,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语本义

二、文化典故与用法

该词典出汉代应劭《风俗通义·祀典》:

“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

古人认为白犬血可驱邪避凶,而丹鸡常用于盟誓仪式。例如:

三、引申含义

  1. 象征诚信誓约

    如《越绝书》载:“丹鸡白犬,越王勾践杀之以盟。” 后引申为“歃血为盟”的郑重承诺。

  2. 代表驱邪祈福

    汉代民俗中,白犬血涂门可辟邪(《风俗通义》),丹鸡则象征阳气驱阴,二者结合寓意消灾纳吉。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

    王利器校注本详细考证了汉代以白犬血辟邪的习俗(卷九·祀典篇)。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丹鸡”词条释为“赤色公鸡,古代盟誓所用”;“白犬”注“毛色纯白的狗,古以为祥瑞之物”。

  3.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

    分析古代祭祀中动物象征体系,指出丹鸡白犬代表“血祭”与“洁净”的双重文化符号(第三章第二节)。


五、现代汉语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未直接收录“丹鸡白犬”成词,但依古籍可定义为:

古代盟誓或祭祀仪式中使用的赤色公鸡与白色犬牲,象征诚信立约或驱邪祈福,后成为郑重誓约的代称。


注:因该词属古语专称,现代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化研究,日常口语已罕用。

网络扩展解释

“丹鸡白犬”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1. 基本含义
    字面指红色的鸡和白色的狗,古时用作盟誓或祭祀的祭品。后引申为对琐碎事物过度关注而忽略大事的比喻,或直接代指盟誓行为。

  2. 历史渊源
    据《风土记》记载,古代越地风俗中,人们在山间大树下筑坛祭祀,需用白犬一只、丹鸡一只及鸡蛋三枚,称为“木下墅”。唐代文献如《北户录》和杨炯的《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也提到此俗,说明其曾广泛用于盟约或仪式。

  3. 引申意义

    • 象征盟誓:清代陶梁诗句“丹鸡白犬辞空费”即以该词指代盟约。
    • 批评舍本逐末:强调因小失大,如过度关注次要细节而忽视核心问题。
  4. 现代用法
    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文学或历史讨论中,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祭祀、盟誓或比喻义)。

其核心内涵既包含古代祭祀文化的具体形式,又衍生出对轻重不分行为的警示,兼具历史与哲理双重色彩。

别人正在浏览...

矮陋案桌拔军宝衢薄刑不老春道调点额彫衰斗笔兜鞬恶气恶人房心風步分违绋絻诖墨官讳贵邦轨则过殿国交浩态鸿晖宏渊化民易俗黄雚缓行灰酒祸福胡谈静洁惊悦九区愒阴鲲龙来龙去脉雷奔云谲嘞嘞乱蓬蓬懋能幕燕鼎鱼内在匿止跄跻起死确保群聚三寸咽社会公德失遗素数逃杨跳疆未焚徙薪舞榭歌楼献曲小礼谐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