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调一致。《宋书·巴陵哀王休若传》:“上以 休若 和善,能谐缉物情,虑将来倾幼主,欲遣使杀之。”《南史·张永传》:“时 萧思话 在 彭城 , 义宣 虑二人不相谐缉,与 思话 书,劝与 永 坦怀。”
“谐缉”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其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及来源:
根据,“谐缉”读作xié jī,本义指言辞巧妙、机智幽默的表达方式。其中“谐”强调诙谐幽默,“缉”指捕捉关键点,整体形容用巧妙的方式抓住问题核心进行表达。多用于描述语言或应对的机智性,例如在辩论、演讲等需要灵活应答的场合。
在古籍中,“谐缉”多表示协调一致,常见于历史典籍:
需根据语境区分含义:
谐缉(xié j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谐指的是和谐、融洽,缉指的是追捕、搜寻。因此,谐缉的意思是追求和谐、追求融洽。
谐缉由谐和缉两个字组成。谐的部首是讠,缉的部首是纟。谐的总笔画为9画,缉的总笔画为11画。
谐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乾卦》中的注释中,意味着追求和谐。后来,谐缉逐渐被使用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用语中,用来表达对和谐、融洽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谐缉的繁体字为「諧緝」。
在古时候,谐缉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较为流行的古代写法是「諧緝」或「諧捷」,意思相同。
1. 他们不再争吵,而是一起努力谐缉彼此的关系。
2. 环境的谐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谐缉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新的词汇:
1. 谐缉关系
2. 谐缉发展
3. 和谐谐缉
与谐缉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和谐
2. 协调
3. 融洽
与谐缉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冲突
2. 不和谐
3. 不协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