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额头。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折:“你矁我一矁黥了你那额颅,扯我一扯削了你那手足。”《儒林外史》第四回:“才出得县门,那鸡屁股里刮喇的一声,屙出一抛稀屎来,从额颅上淌到鼻子上,鬍子沾成一片,滴到枷上。”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章:“她是一个忠厚朴实的闺女,额颅像她妈,颧骨、嘴唇和鼻梁,都像 梁三老汉 。”
“额颅”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解释:
中医解剖学定义
指前额骨部,位于发际线下、眉毛以上的区域。如《灵枢·经脉》记载:“胃足阳明之脉……循发际,至额颅”,说明这一区域与经络循行相关。
日常通用含义
即“额头”,指面部眉毛以上、头发以下的部位。例如元代戏曲《秋胡戏妻》中“黥了你那额颅”及《儒林外史》中“稀屎从额颅淌下”的描述,均指此意。
特殊引申用法
在极少数语境中,可能作为成语使用,如“额颅”组合表示“额头和脑袋”,比喻人聪慧(需注意此用法较罕见,主要见于个别词典解释)。
文学与民俗表达
文学作品常通过“额颅”描写人物外貌特征,如柳青《创业史》用“额颅像她妈”表现遗传特征,民间也有用“额颅”代指面部整体形象的表达习惯。
该词核心含义为“额头”,中医文献中特指前额骨部,文学与日常使用则更宽泛。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指代范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