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脱粟的意思、脱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脱粟的解释

[unshelled rice] 粗粮,只脱去谷皮的粗米。

布袍脱粟。——清· *********《明史》

详细解释

糙米;只去皮壳、不加精制的米。《晏子春秋·杂下二六》:“ 晏子 相 景公 ,食脱粟之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食一肉脱粟之饭。” 司马贞 索隐:“脱粟,纔脱穀而已,言不精凿也。” 唐 陆龟蒙 《杞菊赋》序:“我衣败綈,我饭脱粟。”《明史·海瑞传》:“布袍脱粟,令老僕艺蔬自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餉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脱粟”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解释

脱粟(拼音:tuō sù)指糙米,即仅去除稻谷外壳而未精细加工的米,属于粗粮的一种。其字面意思为“脱去谷皮”,保留了米的原始形态,口感较为粗糙,常见于古代或生活简朴的场景。


二、详细释义

  1. 本义
    指未经精磨的粗米。例如《史记》中记载“食一肉脱粟之饭”,强调饮食的简单朴素。

  2. 引申义
    在古籍中,常以“脱粟”形容生活清贫或节俭。如《明史》提到“布袍脱粟”,描述人物衣着粗布、饮食粗粝的状态。


三、使用场景


四、例句参考

  1. “窦建德不好酒色,常食菜蔬、脱粟之饭。”(形容人物节俭)
  2. “自成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体现与下属同甘共苦)

五、注意

部分资料(如)提到“脱粟”有“摆脱束缚”的引申义,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为现代误读,建议以传统释义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脱粟》的意思

《脱粟》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离开麦粒或稻粒的苞穗。在深入解释上,它还可以引申为摆脱束缚或跳出困境的意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脱粟》这个字可以拆分为“⺆”和“粟”两个部首。

“⺆”是一个由两个丿组成的偏旁部首,表示麦穗的样子。

“粟”是一个意为“谷物”或“稻谷”的自体部首,指的是稻米、麦子等农作物。

整个字的笔画数为12画。

来源和繁体

《脱粟》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礼记·曲礼上》中的一句话:“春将自脱弋粟,会弈。”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脱粟来比喻摆脱束缚或辞别困厄。

繁体字“脫穌”是《脱粟》的繁体字形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脱粟”的写法有一定变化。

在西汉时期,汉字“脱粟”的写法为“离穫”,用两个字“离”和“穫”组成,表示离开稻穗。

而到了明代以后,《脱粟》开始以单个字形式存在,与现代写法相同。

例句和组词

1. 他在经历了艰苦的努力后,终于脱粟成功。

2. 不要被过去的困境所束缚,勇敢地向前迈出脱粟的一步。

组词:脱俗、脱颖而出、脱胎换骨、穀粟、谷粒。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摆脱、解脱、突破。

反义词:束缚、困厄。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