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粗悍的意思、粗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粗悍的解释

(1).粗鲁强悍。《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步非烟 ﹞向媪而言曰……尝嫌 武生 粗悍,非青云器也。”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八章:“他的连鬓胡子和头发都剃光了,十足一个粗悍的山里人模样。”

(2).粗大有力。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胎息》:“凡出入鼻中而有声者,风也;虽无声而结滞不通者,喘也;虽无声亦不结滞而犹粗悍而不细者,气也。”

(3).粗疏。 清 龚自珍 《与人笺》:“大抵国朝奏议,自 雍正 以后,始和平谨质,得臣子之体矣。自 乾隆 三十年以后,始圆美得臣子之例矣。追而上之,颇犹粗悍,或纷披扶疎,沿 明 臣习。甚矣!风气之变之必以渐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粗悍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粗鲁而强悍,形容人的性格、行为或气质既带有粗野、不拘小节的特点,又充满勇猛、强硬的气势。以下是详细解释及权威来源参考:


一、基本释义

粗悍(cū hàn)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形容词:

  1. 粗:指粗糙、粗野、鲁莽、不细致。
  2. 悍:指勇猛、强悍、刚烈、不易屈服。

    组合后强调兼具粗放与刚猛的特质,多用于描述人的性格、作风或外在气质。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解释为:“粗鲁强悍。”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链接:商务印书馆官网(需购买或查阅实体书)

  2.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

    释义:“粗野强悍;粗鲁勇猛。”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链接:上海辞书出版社(官方介绍页)

  3.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标注为:“粗鲁而强悍。”

    来源:李行健主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三、语义分析与使用场景


四、语源与演变

“粗悍”属合成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对人物或地域风土的描写。例如:

《明史·列传》载:“(张献忠)性粗悍,嗜杀戮。”

现代汉语中仍保留其形容“刚烈直率”的语义,但多含一定贬义色彩,暗示缺乏教养或过度强硬。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3.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网络扩展解释

“粗悍”是一个多义形容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发音为cū hàn,核心含义指强壮、粗犷、勇猛,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展现的力量感。例如:


二、详细释义

  1. 粗鲁强悍
    指性格或行为带有鲁莽、凶悍的特点。例如:

    • 《警世通言》中“尝嫌武生粗悍”;
    • 现代文学中描述“山里人粗悍模样”。
  2. 粗大有力
    侧重形容物体或形态的强壮特征。例如:

    • 宋代文献提到呼吸“粗悍而不细者”指气息粗重有力。
  3. 粗疏、不精细
    用于批评文风或处事不够细致。例如:

    • 清代龚自珍评价奏议“颇犹粗悍”,指内容不够严谨。

三、使用场景

提示:更多古籍或现代用例可参考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习安康焙笙炭毕足播糈常会篡改蹛林点检典秩轭缚发德趺迹负携感忽高脚杯亘古亘今乖张归窆骨卢槌换骨花绣彗尾火旆江櫂金翠忌日酒罎眷求泪竹鳞漦鲁钝冒色马尾秘远谋野睨笑呕呕葩华劈里啪啦凄哀清风高节青緺罄山采木琼弁绕湾子日子善文能武甚或说听抬头桃红柳緑徒旅未卜文君早寡无须杌子鲜飙闲达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