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尾的意思、马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尾的解释

(1).马的尾巴。《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轂。”《后汉书·公孙述传》:“ 汉 ( 吴汉 )堕水,缘马尾得出。” 唐 李贺 《酬答》诗之一:“行处春风随马尾,柳花偏打内家香。”

(2).菼的别名。《诗·卫风·硕人》“葭菼揭揭” 郑玄 笺“菼,薍也” 三国 吴 陆玑 疏:“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鋭而细。 扬州 人谓之马尾。”

(3).草名。

(4).指 马尾港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东南 闽江 口内。1884年( 光绪 十年) 中 法 战争中的海战即发生于此。《孽海花》第二四回:“我也想我国自 法 越 战争以来,究竟 镇南 的小胜,不敌 马尾 的大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马尾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基本义项

  1. 马科动物尾部毛发

    指马匹尾部生长的长毛,具有驱赶蚊虫、平衡身体的功能。《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马的尾巴”,是动物躯体部位的直指义。该词最早见于先秦文献,《说文解字》释“尾”为“微也,从到毛在尸后”,强调尾部末端特征。

二、引申义项

  1. 发型名称

    指将头发扎束于脑后,形似马尾的发型,亦称“马尾辫”。此用法源于对形态的类比,《汉语大词典》收录该义项,并注明流行于近现代日常生活。

  2. 植物类指代

    在方言或特定语境中可指代“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因其针叶细长如马尾得名。《中国植物志》将其列为松科常绿乔木,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

三、文化意象

古代文学常以马尾象征飒爽英姿,如《乐府诗集·木兰诗》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马尾的动态描写强化了战马驰骋的意象。现代语境中,“马尾”亦用于形容利落、简洁的事物特性。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马尾”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马的尾巴,是词语最原始的意义。古代文献如《礼记》《后汉书》均有记载,如「立视五巂,式视马尾」(,)。

  2. 植物别名

    • 指菼(tǎn),即初生的荻草,因其形态细长似马尾而得名。扬州地区曾用此称呼(,)。
    • 亦泛指某些草本植物,如马尾藻()。
  3. 地理名称 特指福建省福州市的马尾港,位于闽江口。历史上著名的中法马江海战(1884年)发生于此(,,)。

  4. 现代引申义 作为发型术语,指将头发扎成束状垂于脑后,形似马尾()。该用法源于古代饰发风俗,现多用于形容简洁的束发造型。


以上解释综合了文献考证、植物学及地理学等多角度释义。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汉典》《礼记》等典籍或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览...

奥妙无穷百密一疏板油被节边务车马骈阗持久春兰殚精竭思大庭點名洞究东阙繁绿敷衍高霭高谢逛悠轨承骨碌子裹脚条子孤月豪鹰隳敝囏窭简隽剪刻揭示吉驾羁累金匮金兰九凤巨溟料想龙东鸾集罗布麻沐露沾霜难受甯封子批购品供碻凿青连倾生擒拏秋尝诠简日行千里阮生车森立深峭使効石盏铁锁银钩体样魍魉枉贼五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