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蹙国的意思、蹙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蹙国的解释

丧失国土。《诗·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后汉书·西域传序》:“内无以慰劳吏民,外无以威示 百蛮 。蹙国减土,经有明诫。”《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而乃卑辞重币,求和于 契丹 ,蹙国縻爵,姑息于 保吉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蹙国"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义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国家领土的缩减或国势的衰微。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该词属于文言用法,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文献和典籍研究中仍具重要价值。

从构词法分析,"蹙"字本义为紧迫、收缩,《说文解字》释为"迫也",后引申出疆域缩减之意;"国"即指诸侯封地或统治政权,二者组合形成"领土缩减的国家"这一特定概念。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召旻》"今也日蹙国百里",生动描绘了周王朝疆域日渐缩小的历史境况。

在经典文献中,《左传·成公八年》记载"国之蹙也,何日之有"的表述,印证了该词在古代政治语境中的实际运用。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进一步阐释:"蹙是迫促之义,故为蹙缩",强调其蕴含的被动性收缩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现代辞书如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将其列为历史词条,建议在当代语境中使用"领土收缩""国力衰退"等替代表述。该词在学术研究领域仍具参考价值,特别是研究先秦至唐宋时期的历史文献时,可作为特定历史现象的精确表述。

网络扩展解释

“蹙国”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cù guó,其核心含义指国家陷入困境或丧失国土。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该词由“蹙”(意为压迫、收缩)和“国”(国家)组成,字面可理解为“国家被压迫或收缩”,引申为国家面临危机或领土丧失。

二、出处与用法

  1. 古典文献
    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通过对比先王扩张与当时国土缩减,表达对国家衰落的痛心。
  2. 历史典籍
    《后汉书·西域传序》中“蹙国减土,经有明诫”,强调领土丧失的警示意义。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扩展

五、注意事项

需注意该词多用于书面或历史语境,日常交流中较少使用。如需引用古籍原文,建议核对《诗经》《后汉书》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奥克兰群岛拨斸卜地才艺乘风破浪骋舟迟命床帷出牒搭乘呆气丹房牒状洞天缾董帷风胡子附事甘结割绝寡二少双海涵地负龁齧鸿健红泪画断皇纪讙呶花坞汇萃回文织锦剑南瘕疝几簟解疑秸子冽冽列门禄直牧厂排阁旁贷贫伧乾挣嶔嵌寝寃铨録群分类聚睿虑散句三走慑惮慎敬酸气叹凤桃花薄命天啓豚蹄无足遐庭谐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