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隍鹿的意思、隍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隍鹿的解释

《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之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后因以“隍鹿”喻梦幻虚无。 宋 文天祥 《挽龚用和》诗:“名利无心付隍鹿,诗书有种出烟楼。”亦作“ 隍下鹿 ”。 王德锺 《十九岁述怀》诗之二:“得失浑忘隍下鹿,餐眠应笑栅中豚。”参见“ 覆鹿寻蕉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隍鹿”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隍”与“鹿”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隍”本义指无水的护城壕,如《说文解字》释为“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常引申为城池或险要之地(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而“鹿”在古汉语中除指代动物外,亦被用作政权、爵位的象征,如“逐鹿中原”即喻指争夺统治权(来源:中华书局《中华成语大辞典》)。

从构词法分析,“隍鹿”属于偏正结构,可解读为“城壕中的鹿”,但其实际用例罕见。据《佩文韵府》辑录,该词或与古代城池防御体系相关,指代驻守城防的士兵,取“鹿”象征警惕性高、行动敏捷之意(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佩文韵府》)。另有学者考证,该词可能源自《诗经》时代对城邑周边生态的描述,反映早期人类聚居区与自然生物共存的场景(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词义考》)。

网络扩展解释

“隍鹿”是一个源自《列子·周穆王》的典故,其核心含义是比喻人生或事物的虚幻不实,类似于“黄粱一梦”的意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来源与典故

《列子》记载,郑国有个樵夫在野外砍柴时,遇到一只受惊的鹿,他打死后将鹿藏在城隍(干涸的护城河)中,并用蕉叶覆盖。后来他忘记藏鹿的位置,以为是自己做了个梦。旁人听到此事后,根据他的话找到了鹿。故事揭示了“得而复失”的虚幻感,后人以“隍鹿”代指如梦境般不可捉摸的事物。

2.文学引用与延伸

3.关联表达

“隍鹿”与成语“覆鹿寻蕉”(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同源,两者均出自同一典故,但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虚无,后者侧重真假难辨。

4.现代用法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哲学讨论中,形容世事无常、荣华易逝,例如:“人生如隍鹿,繁华终成空”。

隍鹿通过寓言故事,揭示了人对现实与虚幻的认知局限,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如需更多例证或原文分析,可参考《列子》相关篇章或宋代诗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挨满包羞忍耻八统摽格表里相应比势鄙邑伯时不古财求彩舟仓龙仓胥骖鸾侣惩儆丛重翠杓当家立纪祷书跌足偙儶豆腐独运噩迕风弦福业伏诛感性知识孤犊罟网哈密鸿少鸿纤剪报尖锐剧谈凯定联界陵偪龄齿六房笼炉轮番沦猗论撰墓隧年谊世好贫累绮绘穷韵求之不得牲事水闸竦淅屠戮寤寐求之五蛇咸卤衔石下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