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俘掠的意思、俘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俘掠的解释

俘获抢劫。《旧唐书·李密传》:“入 东都 ,俘掠居人,烧 天津桥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时 河东 州县,俘掠之餘,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徵敛无所得,军中乏食。”《新五代史·杂传·孟方立》:“ 晋 数遣 李存孝 等出兵以窥 山东 ,三州之人俘掠殆尽,赤地数千里,无復耕桑者累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俘掠”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战争或冲突中“俘虏人口”并“劫掠财物”的双重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俘”(俘虏)和“掠”(抢夺)组成,指在军事行动中既捕获敌方人员,又抢夺财物资源的行为。例如《旧唐书》记载李密军队“入东都,俘掠居人,烧天津桥”,体现了对平民的掳掠。

  2. 历史语境
    常见于史书对战争暴行的描述,如《资治通鉴》提到唐初河东地区因战乱“俘掠之餘,未有仓廪”,导致民生凋敝,反映了其破坏性。

  3. 与相似词的区别

    • 俘虏:仅指抓获人员,不涉及财物。
    • 掠夺:侧重抢夺物资,可能不包含掳人。 “俘掠”则兼具两者,如《新五代史》记载孟方立辖区被“俘掠殆尽,赤地数千里”,强调人财皆失的惨状。
  4. 现代使用
    该词现已罕用,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研究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双重含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原始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俘掠》一词常用于描述战争、冲突或敌对行动中的掳掠或俘获行为。下面是有关该词的一些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该词包含两个部首,分别是“亻”和“扌”,其中“亻”表示人,而“扌”表示手。根据笔画统计,该词总计包含了10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俘掠》的简体汉字形式来源于繁体字“俘掠”,而繁体字形式则更接近于字形的原始形态。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使用“俘”时,该字的形状类似于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而“掠”字则由“扌”部首表示手,下面则是象征行动的“寸”字,整体意味着用手去行动。

例句

1. 在战争中,敌军常常会俘掠对方的士兵。 2. 掠夺者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够俘获整个村庄的居民。 3. 那个国家不断俘掠附近地区的资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 组词:俘虏、掳掠、俘获等。 - 近义词:掠夺、劫掠、抢夺等。 - 反义词:释放、拯救、保护等。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百请鞭擗柄用不愧不怍不着坟墓沉滓泛起对路二面角发奸摘覆凤池研風靡服舆功次贡贤沟楼归十归一捍卫鹤鼎怀鈆讙动火烫胡孙虎跃龙骧坚明艰难煎铄挢抂过正禁水举武靠臂窠窠酷能狼心狗肺牢髀廉夫李王陋丑陆陵鲈乡亭没下鞘慕叹鸟噣驽闇碰面强力谦祗秦璧邱壑声比实偪处此索秘体行外祟抏弊物轨乌錥遐睠奊诟蝎螫西眉南脸